有声电子课本
补充习题答案
练习与测试答案
阅读答案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搜索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甲)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
(甲)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
信息发布者:香草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
小题1:给加线字注音并解释两个四字短语。
⑴犬牙差互( )
⑵浩浩汤汤(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著名电影配音演员、朗诵家童自荣先生曾朗诵《岳阳楼记》,原文的结尾只有一个“吾谁与归”,但他读了两次:第一次读得语调很轻,但语气很沉痛,而第二次却读得高亢悲壮,撼人心魄。
请你揣摩藏在原文句背后的意蕴,评说他这样处理朗读的好处。
小题4:假如你班要拍摄一部《小石潭记》的自然风光DV片,你作为摄像师,将如何忠实于原文,运用好你的镜头语言(怎么拍)?请说明。
小题5:现在你假借“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请你用《岳阳楼记》、苏轼《水调歌头》中相关句子对他说几句劝慰的话。
柳老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⑴ cī 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⑵ shāng 水波浩荡的样子,各1分。
小题2:(2分)
⑴(1分) ① 使人感到心神凄楚(凉),② 寒气透骨,③ 寂静极了,④ 幽深极了。(此句译文,错一处扣半分,错四处本句不得分)
⑵(1分)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此句本质上是一个“互文”句,看学生的翻译是否体现此意,酌情给、扣分。)
小题3:(3分)第一次轻读,是沉思的范仲淹在寻寻觅觅,喃喃自语,叩问心灵。而第二次却是激愤的范仲淹在问天问地,在茫茫宇宙之中寻找自己的志同道合者。以此方式朗读,入木三分地表现出了作者的孤独痛苦和坚决。意对即可,酌情给扣分。
小题4:(3分)示例:由“篁竹”远远的广镜头,逐渐地拉近到潭底、潭周的近景,并渐近到特写潭中鱼,然后又把镜头再拉远,“望”潭之源,最后把镜头拉高拉远。
小题5:(2分)柳老先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还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妥吧。摘句意对,劝慰合理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有两个答点,一是拼音二是解释,不要遗漏。两个字都是多音字,尤其是“汤”是通假字,要读相通字的音。“解释”的是整个短语而不只是划线的字词。
点评:本题不难,字词简单,易于解释。解释古文字词,学生总是习惯地用现代义替代古义,这是习惯问题,所以要加强古文方面的学习,培养学习古文的好的思维,好的习惯。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句,凄:感到凄凉;神:心;寒骨:寒气刺骨;悄怆:孤寂伤感;幽邃:形容寂静。第二句,居:处于;庙堂之高(在朝廷做官):指威严的朝廷;则:就;忧:担忧:无义;民:百姓;处:身居;江湖之远:指偏远之地(不在朝廷做官);君:国君。
点评:本题有难度,虽然是所学课文,但第一句不太好翻译。古文翻译,是学习古文必做的训练,翻译是为了准确的理解文意,对朗读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词,最后疏通句子。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
小题3:
试题分析:先要思考此文的主旨,即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再思考两种语气表达的不同效果,仔细体会诗人对自己的扪心自问和对世事的质问。
点评:本题有难度,此句意义深刻,学生不一定理解得准确。对一篇文章中某些语句或词语含义的理解,不能只看到文字本身,要透析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从他的思想中找到与文本文字相一致东西,这样理解句子的含义就比较准确了。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即:“研课文讨与练习一” )。按照作者写景的顺序由于外到内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镜头。
点评:本题有难度,这类题型学生见得少,学生必须明白问题的指向是“写作顺序”这一知识点方可解答。此题还是有匠心的,不仅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判断问题的思考能力。
小题5:
试题分析:直接引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拟写劝慰语。
点评:本题不难,题意明确,学生熟悉名句。本题拟题很巧妙,将两文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即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又让学生识记名句,一举两得。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