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段,完成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段,完成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正:只。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诘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执策而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可诬一世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6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小题3:(3分)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______________。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喂养,饲养(2)责问(3)鞭子(4)怎么4分)
小题2:(1)想要和一般的马(所获得的待遇)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鞭策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却不能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3)皇帝命令封德彝推荐贤能,很久都没有推荐。(6分,每项2分)
小题3:托物寓意;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做法;不仅重视人才,而且主张用人要各取所长。(3分)
小题4:一个人总会有优点缺点,人才也如此,世上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人才,因此,要善于看到其优点,并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食”在《马说》一文中有三个意思:吃、吃一顿、饲养,本句中第二个“食”是“饲养”;“策”在《马说》一文中有二个意思,一为“鞭子”,二为名词动用“驱赶”,本句中为“鞭子”。
点评:本题有不难,常见字词,易于理解。学习时,多阅读古文,掌握丰富的古文词汇,了解常见的句式和语言规则,培养自己阅读古文的语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解释清楚关键字词的意思,第一句,“常马”:一般的马;“等”:等同;“不可得”,意为“做不到这样”;“安”:怎么;“求”:要求;“千里”:一下子跑千里的路。第二句,“策”:驱赶;“以”:按照;“道”:方法;“食”:饲养,“尽”:完全发挥,“材”,指能一驰千里的能力;“鸣”:嘶鸣;“通”:通晓;“意”:意思。第三句,“上”:皇上,“令”:让,“举贤”:推荐贤能之人;“久”:很长时间,“无所举”:没有推荐。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比较容易翻译。古文中虽然大多数是一字一义”,但也有两个字表示一个相同的意思,叫“复合义”,翻译时用一个意思就行。
小题3:
试题分析:甲文中作者是用千里马的遭遇来比喻人才不被重用,借马之物说人之事。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显然是重视人才会用人才。
点评:本题不难,学习中老师重点讲解过此句,学生熟悉。学习古文,不仅是从语法上学习语言,更要学习古人写作方法,赏析作者精彩的描写。
小题4:
试题分析: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都有优缺点,要发挥自己长处,弥补短处这些道理上来谈感想。
点评:本题不难,短文内容易懂,易于抒发感想。学习古文,不仅是了解掌握古文的字词和一些写作方法,更要从古文中的汲取思想精神方面的营养,从作者或文中人物形象上“尝求古仁人之心”,这才是学习古文的重要意义。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