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郭沫若的《白鹭》,回答文后题目(共13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郭沫若的《白鹭》,回答文后题目(共13分)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小题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画面名称
画面形象
画面特点
白鹭钓鱼图

和谐自然

枝头闲立
悠闲舒适
白鹭晚飞图
黄昏低飞


小题2:文中划线句中的“它”是不是在“望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小题3:评论家晓雪在《关于散文〈白鹭〉》中说“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请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
小题4:“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阅读下面的文段,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如何才能发现平常之景、平淡之人的美。
只要心存一份热爱与向往,一丘秀峰一片流霞,一帘飞瀑一脉河流,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挺拔的大树,葳蕤的小草,芳香的泥土,美丽的田舍,都能让我们领悟到美的极致。就是清晨的一滴露珠,傍晚的一缕炊烟,山林的一声鸟鸣,村巷的一声狗吠,也觉得有韵有意。                                   (《京郊日报》)

参考答案:
小题1:水田钓鱼  白鹭瞭望图   生机勃勃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心怀对平凡之美的向往和热爱”、“热爱自然”或“认为点滴平凡中也有美”。“仔细观察”或“静心体悟”。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和表格中的提示可以锁定范围,即文章的四、五、六自然段。在三个语段中寻找符合要求的词语,如四段中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我们可以提炼出画面形象“水田钓鱼”。五段中的“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我们可以提炼出画面名称“白鹭瞭望图”。六段中的“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我们可以提炼出画面特点“生机勃勃”。即抓住各段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概括即可。
点评:审题后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在范围内从前向后找关键语句,将其提取出来或加以概括,组织成切题的。能借用原文词(句)回答的,一定要首先借用原文词(句)。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回答是或不是都可。如回答是,可根据语段中的“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得出,它站得这么高,而且“不安稳”,似是有任务在身。如回答不是,可根据语段中的“它却很悠然”,如果有任务,是在望哨,就不会“很悠然”了。
点评:理解语句内容一定要结合语句的上下文加以分析,分析时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即鼓励同学们个性化的阅读,读出自己的不同理解。
小题3:试题分析:本文的语言“非常精彩、极其简练”,文章虽然简短,但处处都可体会到这一特点。如第三段的语句“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用精彩的文字,简洁明快地表现了白鹭身材色泽等的恰到好处。
点评:散文的语言一般具有清新自然,朴素流畅等特点,不刻意雕饰却富有文采,不有意追求却自得其意蕴。分析时要结合题干中的提示,找到合适的语句后,加以具体赏析。
小题4:试题分析:语段中的“只要心存一份热爱与向往”是关键语句,写出了“发现平常之景、平淡之人的美”的原因。根据选文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如“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从这个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对白鹭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因此,只要我们心存一份热爱,不管是多么平常的景,多和平淡的人,都能发现他(它)们的美。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看、多想、多思、多写的好习惯,对于身边的事要多关心,读到的文章,要多与同学交流探讨,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