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回音壁毕淑敏(1)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只有一个孩子,

信息发布者:香草
爱的回音壁
毕淑敏
(1)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2)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3)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4)孩子们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5)我震住了。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6)可是,你怎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7)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8)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是早逝。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间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9)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间不容发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脑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10)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11)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界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问一位热恋中的女人,何时感觉被男友所爱?回答一定光怪陆离。
(12)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
(13)“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14)“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15) “我给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戴着,见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16)我大大地惊异了。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17)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18)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举步如飞。
(19)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谴的。
(20)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小题1:作者在第⑦段中说“这个简单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句中的“误区”具体指什么?(2分)
小题2:作者通过具体转述三个孩子对于“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的回答,想说明什么问题?(3分)
小题3:“爱是一面宽阔光滑的回音壁”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你作者想给天下父母提一个怎样的建议?请将建议填写在文中18段空白处。(2分)
小题5:结合全文来,请你谈谈大人们怎样才能使孩子富有爱心,懂得关爱。(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大人们把爱定位于关怀。(认为关怀照料就是爱)②孩子们认为大人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应当。(孩子们在关怀种感受不到爱)
小题2:①说明孩子渴望大人们给他们懂得爱、付出爱、感受爱的机会。(或:“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重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②孩子们缺少爱、不懂得爱的责任在大人。
小题3:含义:爱不仅仅是接受,也是需要付出的。(1分)
作用:照应题目,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的孩子们应该学会爱、懂得爱的呼唤和期望。
小题4:一定要让他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学会爱你和爱别人。
小题5:①成人要有意识地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有爱的支出。感到自己是被他人需要的。②成人应接受并珍藏孩子的爱意,注重并强调爱的价值,孩子就会感到深深的爱意。③应在生活中尽早培养孩子的爱心,并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小题1:试题分析:审题后理解“误区”一词,结合语境可知,指大人和孩子对“爱”的不正确的认识。接着,在第七段附近寻找答案可知,答案应在七段之前,有明显的关键语句,如七段中的“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四段中的“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根据这些语句可知,“误区”指大人认为爱就是关怀;孩子们认为大人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应当,根本感觉不到生活在关爱中。
点评:理解词语(句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词语放到原文中,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并结合文章内容与情节加以分析,这样就可以从看似平淡的语句中体会出人物的精神与语句的内涵了。
小题2:试题分析:审题后看原文,原文的十三段至十五段三段是题干中的转述部分,可知,答案应在十五段之后。从前向后读找出关键语句,如十六段“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再如十九段“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谴的”。根据这些关键语句可知,前面的转述是为后面的议论抒情做铺垫的,是为了说明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才可以感觉到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应重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孩子们不懂得爱、感觉不到爱的责任在于大人的滥爱。
点评:我们首先要找到相关语段,在其附近寻找答案。看它的前面写了什么,后面又写了什么,与前后文有什么联系,与文章主旨有什么联系,这样思考之后,语段的作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显而易见了。
小题3:试题分析:“爱是一面宽阔光滑的回音壁”抓住其中的“回音壁”这一关键词,并结合文章内容,尤其是“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这个关键语句可知,
作者运用比喻,意在告诉人们,爱是双向的,不仅要有接受,也应有回报。这个句子从结构上看,它照应题目;从内容上看,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应懂得爱、学会爱的期望。
点评:理解语句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并结合文章相关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加以综合分析,这样才可以真正体会出语句的深层意思及作用。
小题4:试题分析:十八段中应填写的句子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是在对三个事例进行转述之后,对“天下的父母”的忠告,即,告诉父母们,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你们是爱他的。方法很简单,也就是让他们感到是被人所需要的。前文也有关键的语句,即“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因此,只要对上文有总结作用、是对成年人的一种忠告的句子都可。如“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们为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你爱孩子,一定在他们帮助了你的时候强调他们的价值,让他们感受到你深深的爱意”等。
点评:补充语句,一定要看上文写了什么,下文又写了什么,补充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即:结合文章上下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做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把符合题目要求的、补充之后语意通顺的答案揣摩出来。
小题5:试题分析:“大人们怎样才能使孩子富有爱心,懂得关爱”的答案应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十六段至二十段,从前向后读这些语段,提取出相关的语句,并根据它们的语意加以概括,组成通顺的切题的答案做答。如“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可知,成人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他人需要的。成人应强调爱的价值,使孩子感到深深的爱意。再如“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举步如飞”,表明,要反复的强化这种爱,反复练习。
点评:审题后首先确定答案的范围,然后从前向后寻找相关的关键语句,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洁概括的语句组成切题的答案做答。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