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电子课本
补充习题答案
练习与测试答案
阅读答案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搜索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小题。狠爱徐立新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小题。狠爱徐立新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小题。
狠 爱
徐立新
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可就是这短短的500米,对她来说,却是布满艰难的万水千山。
因为双脚有严重残疾,9岁的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就连稳稳当当地走都不行,她的脚踝处有明显的扭曲变形,脚掌根本着不了地,因此,身体的重量几乎都压在脚的外侧,每挪一步,她都是晃晃悠悠的。
短短的一条巷子,她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勉勉强强通过,总算大汗淋漓地挪到路口, 学校就近在咫尺,可此时,她的脸上却露出更加悲伤的表情——接下来的路,再没有任何可扒扶和借力的东西。
她坐在地上,低头呜咽,乞求路人的帮助。
这一幕看着让人揪心,终于有人过来帮忙了,把她扶了起来,打算送她到学校。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人的手中将她夺了下来。大声吼道:“自己走过去!”
所有的人,都被女人的突然举动给吓呆了。她在一边开始大声哭泣,并且不愿意挪步,显然,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A)
她的哭泣和不听从,引来女人更大的愤怒,开始使劲地推打她,一边打,一边怒问道:“每天都等待别人的可怜,你不觉得耻辱吗?每次都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脚有残疾,难道心也有残疾吗?”
没有人怀疑,女人就是她的母亲。她一边哭泣着,一边慢慢朝学校爬去,可这却招来了母亲更大的不满,母亲将她狠狠地拽了起来,怒吼道:“是人就直立行走,只有动物才爬,给我堂堂正正地走过去!”
直立行走,堂堂正正地走过去,对于她,该是多难呀!但是母亲全然不顾这些,在母亲的一声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14次后,她终于“走”进了学校……
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
此后,她宁可一次次地摔倒,也不愿意爬着去上学。因为母亲告诉过她,别人只能扶你一次,却不能永远扶着你……
9年前,母亲遭遇难产,她成了不幸的孩子,医生的诊断是“马蹄内翻足”,今生只能爬着走。那一刻,母亲伤心欲绝。为了帮她治病,母亲不顾一切地干活,什么累活脏活都愿意干,可女儿的病没有一丝的好转,(B)
母亲开始天天、月月、年年逼迫她坚强,甚至抛下所有的柔情,对她拳脚相加。为此,她吃尽了苦头,却学会了坚强。
在她14岁那年,奇迹发生了,她居然能直立行走了,虽然还不是那么稳当,虽然偶尔还会摔一个小跟头,但比之从前,已经有天壤之别了。她在泪水和感激中终于明白,原来,母亲一直以来对她最狠心、最无情的“训斥”,恰恰是为了帮助她对抗和纠正命运对她的不公啊!寒微的母亲,从来都是心疼她的!
小题1:文章开头为什么反复强调“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 (3分)
小题2:根据上下文意补出文中(A)和(B)处人物的心理活动。(3分)
小题3:“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她终于走进学校了,母亲为什么泪如雨下?
小题4:文中对母亲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选择一种,举例阐释。(3分) (2分)
小题5:你赞成文中母亲的做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作者反复提及家离学校的距离之短,是为了反衬出“她”行走之艰难。因为500米对常人而言,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对于脚有残疾的“她”却如同上“蜀道”。也为展开下文“500米”路上的挣扎作作铺垫。
小题1:(A)妈妈,我明明不能走路,您为什么要让我自己走过去,您为什么对我如此凶狠和无情?(B)女儿虽然残疾,但人生的大幕刚刚开启,难道要让她一辈子乞求别人的帮助?不,我一定要让她自己学会走路!
小题1:这是激动的泪,欣慰的泪,心疼的泪,体现出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小题1:示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举例阐释(略)
小题1:示例:我赞成文中母亲的做法。因为身体残疾,心志未残。如果一味依赖别人,那么一辈子休想直立行走,学习起立行走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走过艰难后,奇迹和幸福就会来临。这位母亲用“狠爱”教会女儿坚强地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答不赞成,言之有理亦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此处的情节主要是为下文“她”战胜困难勇敢的直立行走作铺垫。
小题1: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根据“孩子”“母亲”各自不同的身份、年龄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中“母亲”对孩子的希望来分析“母亲”泪如雨下的原因。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以及作用的能力。根据“母亲”对“孩子”的打骂这一情节来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无论赞同“母亲”的做法还是否认“母亲”的做法,都要有一定的理由即可。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