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几段文字。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几段文字。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小题1:下面两个句子中的“狼狈”一词,意思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2分)
①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②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小题2:母亲口中的“贼”、“讨饭的”,在“我”眼中却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3:当确认卖牡蛎的那个人就是于勒后,母亲为什么“突然暴怒起来”?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第一个“狼狈”写出了父亲确认那人就是于勒后的窘迫的神情。第二个“狼狈”写出了于勒穷困潦倒的样子。
小题2:“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用“我”的反复述说,强调“我”与于勒的至亲关系,与母亲口中的“贼”和“讨饭的”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菲利普夫妇的冷酷无情。
小题3:于勒从前占有过他们的应得的一部分遗产,而以后又给过他们发财的“希望”,使他们对生活有了美好的憧憬,眼彰的于勒让这种希望一下子落空了,母亲终于按捺不住,旧怨新恨一齐发作,暴怒起来。

小题1:
试题分析:概括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处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对“父亲”而言,“狼狈”是形容其由特定的心理而表现出的神态;对“于勒”而言,“狼狈”是指其贫困潦倒的外在形象。
点评:本题不难,两词语的意义容易理解。理解文章中词语的意思,要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词语的语言环境,即上下文的内容,二是词语本身的含义,如果语词意思明确,没有歧义,就直接解释,如果有深层的含义,就要联系语境来理解。
小题2:
试题分析:理解“我”的身份是纯洁善良的孩子,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只有亲情,而看到父母如此对待亲叔叔于勒,内心深深的痛苦,孩子是对亲情的呼吸。从这个角度理解作者写不同人物对待于勒态度的不同而表现不同人物品质的特点。
点评:本题不难,此对比的写法在学习中老师重点讲解过,学生熟悉。阅读文章,不仅要从思想、情感上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学习,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小题3:
试题分析:联系相关情节和“母亲”这个人物的极其自私的性格特点,即可理解母亲发现于勒真实身份后“暴怒”的原因。
点评:本题不难,联系文中情节即可作答。学生阅读小说时,在了解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而作者在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对此问题的理解最能直达作品的主题思想,阅读时要好好体会。解答此类题,也是要注意文中的细节,找到相关文字,了解其内容,理解其含义,考查其与题目的联系,是答题的关键。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