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电子课本
补充习题答案
练习与测试答案
阅读答案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搜索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伊万斯今夜值班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德国对英国狂轰滥炸的时候
伊万斯今夜值班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德国对英国狂轰滥炸的时候
信息发布者:香草
伊万斯今夜值班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德国对英国狂轰滥炸的时候,人们也许不会想起伊万斯,更不会在他瘦削的胸膛上挂一枚奖章,即使在他死后也不会。
②战争打响之前,伊万斯没有做过任何足以使自己为人所知的事情。他在码头上干过活,那里尘土飞扬,对他的肺部有影响。战争开始后,为招募新兵进行的体格检查并不十分严格,尽管如此,由于视力差和其他缺陷,人们拒绝他人伍。
③后来,他成了一名防空民防人员。他接受了一年训练,学习如何戴防毒面具,如何让昏倒的妇女苏醒过来,怎样把行人引导到最近的防空洞等等。在训练中,他表现平常。
④这一天夜里,伊万斯值班。过去一个月中,他几乎每夜都要值班,因为每夜都有空袭警报。那天夜间11时,伊万斯守护在伦敦郊区某地一个公用电话间旁,敌人轰炸城区时,一枚大炸弹丢下来,他没来得及离开。
⑤这枚炸弹尖叫着落到地面上,但没有立即爆炸,对此,伊万斯开始挺高兴。过了一会儿,伊万斯想到他应当去看看这枚炸弹,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哑弹。在受训期间,他看过不少图片和图表,他知道,这是一枚定时炸弹,而且是一枚大的。几分钟之后,他就把这一切向上司作了报告。
⑥“炸弹在哪里?”上司问道。
⑦“在街心花园里。”伊万斯答道。
⑧上司命令说:“把无关的人赶走,把附近住宅里的人搬光,让行人不要靠近!”
⑨“是,先生!”伊万斯答。
⑩伊万斯遵照使命行事。不到一小时,他让附近几户人家搬走。在这以后,他坚守在岗位上疏导行人。
早上7时以前,行人不多。在这以后,上班的工人和各种行人成群结队而至,有的步行,有的骑自行车,有的乘汽车。
在连续遭到轰炸的地区,有这样一种荒唐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对可能造成严重伤亡的事情,反而非常好奇。
突然,伊万斯发现他一个人得干两个人的事。这枚炸弹在两条街的交叉口上,使四个方向的行人受到威胁。伊万斯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他把炸弹后面一百多英尺的地方用绳子拦了起来,然后,他把自己的岗位移到十字路口的中间。
有数以百计的行人听到他说:“此处有定时炸弹,请走开。”他们走开了。
从这里路过的人中有一位是附近圣公会教堂的神父。这位神父向记者提供了关于伊万斯生命最后一刻的情景。
神父说:“他几乎完全没有必要用手指明炸弹在哪里。炸弹就在他身后的草坪上。很明显,他是了解这是多么危险的。他的面色苍白、憔悴,但是,从他的声音中人们听不到丝毫的颤抖。我永远忘不掉这个场面:他吹口哨,呼喊着,要人们离开。”
“我要他用绳子把街拦起来,然后自己撤离。但是,他却对我说:‘我的任务是留在这里,请走开罢,不要给别人树立坏榜样!’于是我只得走开,到电话间打电话向有关方面求助。”
九时十分,炸弹爆炸了,把地面炸了一个大坑。伊万斯连尸骨也没有留下。
1.引文记叙的伊万斯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完整而具体地填写);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必须完整而具体地填写)。
2.对第②段画线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 ]
A.批评对新兵体检不严格的错误做法
B.表现战争所需的人力之大
C.突出伊万斯身体健康状况之差
D.批评人们歧视有缺陷的人的做法
3.第段划线的“荒唐的现象”中,“现象”是指什么?说这种现象“荒唐”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段中写道:“他的面色苍白、憔悴。”这是由于伊万斯处境危险,有点紧张,此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段的内容为什么不像其他段落那样由作者叙述,而要引用那位神父的叙述?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二战期间德国狂炸英国时某天夜里到第二天早上;伦敦郊外某地一公用电话间旁的街心花园。
2.C
3.人们好奇地在危险处停留、围观它。极可能造成严重的伤亡。
4.①他的健康状况本来就差。
②一夜值班的紧张劳累和疲惫。
5.由目击者直接叙述,更真切、具体、感人。说明伊万斯已为人们牢记、颂扬。(以上主观题,意思对即可)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