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电子课本
补充习题答案
练习与测试答案
阅读答案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搜索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阅读提升(22分)(一)(12分)对“马虎”不能马虎吉斯.佩里先生是小浪底
阅读提升(22分)(一)(12分)对“马虎”不能马虎吉斯.佩里先生是小浪底
信息发布者:香草
阅读提升(22分)
(一)(12分)
对“马虎”不能马虎
吉斯.佩里先生是小浪底建管局聘请的加拿大专家,1997年小浪底截流时,我采访过他。
我问:“你对中国工人怎么评价?”
他沉吟半响,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马马虎虎。”
我惊问其详,他给我讲了这样两个故事:一次,他到工地巡视,见几名中国工人拧螺钉时不认真,便提出劝告。可这些工人呢,仍是噌噌几下就完事。无奈,年逾六旬的他,自己上街买了一套工具,爬上30多米高的脚手架,把数百个螺钉重新紧了一遍。另一次,中国某施工队清理施工现场时,水洼里散落的几块石头无人拾,他告诉队长:这会影响车辆通行。可队长不以为然。没办法,又是他自己跳进水洼,把石头一块块捡了出来……
吉斯.佩里先生给我们这样的忠告:单个工程或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马马虎虎成为一种习惯。你们要参与世界竞争,首先必须治愈“马虎病”。
吉斯.佩里先生的话,可谓苦口良药。稍一留心会发现,“马虎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在小浪底,许多外商学到的第一句中国话就是“马马虎虎”。
----一名中国工人在施工中掉了4颗钉子,不久,中方收到了这样一封信函:浪费材料,索赔28万元。某施工现场有积水和淤泥,外商索赔200万元。
……
在小浪底,我曾参观过中外施工人员的居住区,同样是临时营地,老外的,从绿篱、草坪到小径、垃圾桶,一个个整齐划一。尤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每个卫生间地面的瓷砖,什么地方用直角,什么地方用圆角,几乎是从一个模子出来的,而中方的呢,院子里,建筑材料、垃圾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屋里的景况就更别提了……
一个产品也好,一支队伍也罢,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靠什么?靠的就是质量!而质量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一个螺丝、一个焊点这样的细枝末节中。不论你有多高的技能,不论你的产品有多高的科技含量,如果不是一丝不苟去做,不是一点一滴去努力,干什么都会走样。
那么,如何治愈“马虎病”呢?前些时,到湖南五凌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访,该公司开出了这样一张妙方:
欲治愈“马虎病”,首先,处理马虎事件时,来不得丝毫马虎。为方便职工,公司食堂备有餐巾纸。可不少职工揩完嘴后,老是将纸巾扔得满地都是。为此,公司做出决定:谁再随手乱扔纸巾,罚谁清扫一个星期食堂。一位新参加工作的女大学生,被逮个正着。有人前来说情:“女孩子家嘛,就算了。”总经理李瑞师不为所动。嗨,这一招,还真灵!自此,随地丢纸现象绝迹。
作为领导,你想治愈单位的“马虎病”吗?那就试一试五凌公司的方子吧。
1、题目中的两个“马虎”各指什么?(2分)
答:
2、为什么外商学的第一句话是“马马虎虎”? (2分)
答:
3、为什么说“可怕的是马马虎虎成为一种习惯”? (2分)
答:
4、“而质量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一个螺丝、一个焊点这样的细枝末节中。”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针对此文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5、作者对湖南五凌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2分)
答:
6、读罢此文,你有何想法?写出来。(2分)
答:
参考答案:
1、第一个“马虎”是“以马虎的态度干工作”; 第二个“马虎”是“马虎对待或处理” 2、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外商的生活周围,“马虎病”比比皆是。 3、马虎一旦形成习惯,产品的质量上不去,经济不能求发展,参与世界竞争注定要失败 4、不论技能还是产品科技含量都必须一丝不苟地从一点一滴去努力,否则质量就会不过关。 5、对他们持肯定态度,因为该公司抓产品质量从小事做起,从人的精神上去抓,对“马虎”事件从不马虎。 6、本题为开放题,谈得有理即可
1、题目中的两个“马虎”各指什么?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只需认真阅读课文,很容易得出正解。
2、为什么外商学的第一句话是“马马虎虎”?
3、为什么说“可怕的是马马虎虎成为一种习惯”?
此两小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此种题目的是与问题伴生的,就在问题所处位置的上下句中。
4、“而质量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一个螺丝、一个焊点这样的细枝末节中。”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针对此文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把握。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5、作者对湖南五凌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字里行间都会流露着作者的态度,注意揣摩语言。
6、读罢此文,你有何想法?写出来
此题考查学生对主题的看法和语言创新能力,不唯一,言之成文,言之成理即可。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