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评课稿
信息发布者:香草
孙老师的本堂课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还注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课堂上有许多亮点值得借鉴。
让学生课前看好课文后提问题,老师整理归纳,然后课堂上大家一起合作探究。这样的做法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预习的主动性和课堂上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能激发大家的兴趣。比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文中女人、男人没有名字?”“为什么文中多次出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为什么写到奶奶来讲这个故事?”……这些问题都有一定价值,通过解答这些问题也促进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
联系有关材料,促进学生理解内容。在让学生理解爱情的含义,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爱情观的环节,孙老师投影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以及《致女儿的第二封信》的资料,与课文一起总结了真正的爱情的含义。又如在回答“为什么文中女人、男人没有名字?”这个问题时,结合了《皇帝的新装》中讲真话的那个孩子,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注重写法的启蒙。孙老师在让学生理解爱情的含义之余,让学生体会了解了用童话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个写法的好处。结合学生预习后提出的问题,孙老师用图清晰地显示了本文的借童话故事、书信方式、让奶奶来讲这个故事的妙处,最后让学生课后思考“为什么课文用书信的形式来引述奶奶讲的童话故事来揭示爱情的真谛?”
让学生结合情境朗读。孙老师让学生朗读上帝“勃然大怒”“怒不可遏”的话时,结合当时的情境,引导了学生通过诵读来揣摩,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评。
本堂课中,孙老师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了学生借鉴他人的“生活的智慧”,好好地思考和品味了爱情的含义。 |
|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