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第一课时说课稿

信息发布者:香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我将从教材理解、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四大版快来阐述。
【教材理解】
本 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八单元,主题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学习本组教材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积累生动的语言,感受古人丰富 的想像,从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女娲补天》是其中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是讲女娲为了拯救处于危难时期的人们,不管自身的安危奋力补天的古代神 话故事。学习这篇课文一要引导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要引导学生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 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三要引导学生复述这个神话的故事大意。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体会其 精神,并能简单复述;而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则是教学难点。
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上面的解读与分析,我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本文学习。
第一课时:认读本课生字,细读课文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及过程,体会其奉献精神。
第二课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在回顾全课的基础上简单复述课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随文理解“”等词语。
2、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学习,感受女娲看到人类遭到解难时的难过之情。
4、通过了解补天过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我将用五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一、激趣导入,围绕课题质疑。二,初读认字,整体感知全文。三,默读课文,寻找补天原因。四,第四版块,细读课文,初感女娲形象。五,了解过程,感悟女娲精神。
第一版块,激趣导入,围绕课题质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上课伊始,我首先根据学生喜欢神话故事的特点,简单讲述女娲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板书课题:《女娲补天》,同时让学生知道,此次学习的是有关女娲的有一个神话故事。
第二版块,初读认字,整体感知全文。
第一步,学生自由选择方式读文,遇到难读字、词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书不读熟不开讲”,更何况这是三年级的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感悟课文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许多识字的方法,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抓住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如“挣、冶”的读音进行点拨一下。
第二步,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交流。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感悟。
第三版块,默读课文,寻找补天原因。
第一步,让学生围绕“女娲为什么要补天?”这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原因。
第二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一段后半部分。学生自由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动词“塌下 露出 震裂 出现 燃烧 围困 挣扎”等进行感悟体会。然后指导学生用朗读表达出“可怕、担心、焦急”的心情。
第四版块,细读课文,初感女娲形象。
第 一步,让学生说说女娲此时的心情。可结合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和第二段中的“难过”一词来感悟。感受了灾难之后那可怕的场面,再让学生去看看灾难之前大地上欢 歌笑语,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的情景,然后通过前后情景的比较,再去体会女娲作为人类之母,此时那难过、焦急的心情。
第二步,学生自由读第二段,思考女娲补天之前为人类做的事。归纳板书:熄灭天火,造船救人。并抓住一个“求”字让学生去想象女娲会怎么求人,从而体会女娲那急着救人的心情,并通过情景表演,感受女娲不顾自己安稳、勇敢、善良的品质。
第五版块,了解过程,感悟女娲精神
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这个过程是课文的重点。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烹调出浓浓的语文味来,我觉得,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要抓住几个关键词和句,体会女娲精神的伟大之处,从而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第一步,让学生围绕“女娲是怎么补天的?”这一问题默读课文3,4段。
第二步,出示句子:“她跑到山上,。。。。泉水中找到了。”
这里结合朗读,抓住(原以为、零零星星、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语细致体会,感受体会寻找时间之长,女娲心情之焦急,行动之劳累。
第三步,出示课文第四段,学生自由读后再交流。
这一环节我先引导学生找出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如: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体会补天的艰辛和女娲的巨大神力。然后抓住“五天五夜”体会时间之长。最后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女娲补天的艰辛。
这第五板块的学习我主要是抓几个简单的词语,让学生充分读,经过一番品味,学生就能感觉到词语中所包含的意思,所蕴藏的情感。这个过程我会注重引导学生读得形象、读得和谐、读得感人,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情感,读出课文的神韵。
【板书设计】
这一课的板书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