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说课

信息发布者:香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理解、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四大版快来阐述。
【教材理解】
本 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七单元,主题为“国际理解和友好”,学习本组教材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 的感情。《卖木雕的少年》是其中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对自己旅游之地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按照“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的顺序,给我们讲述 了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之举,展现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了解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 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另外,课文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需要引导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上面的解读与分析,我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本文学习。
第一课时:认读本课生字,整体感知,大致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细读“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部分,体会我的遗憾之情。
第二课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细品“送木雕” 部分,感受少年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细读“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部分,体会我的遗憾之情。
4、抓住文中描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进行品读,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教法学法】
1、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拉近学生跟文本的心灵距离。
2、形象感受法:语文是感性的语言。图画再现构思新颖的坐凳,表演还原买木雕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质疑探究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遗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有关中国和印度友好往来的资料,
【教学流程】
我将用四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二,自学字词,初读感知。三,紧抓“遗憾”,体会情感。四,小结留疑,规范书写。
第一版块,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第一步,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和印度友好往来的资料,我再系统地整理出跟课文有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拉近跟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揭示课题《卖木雕的少年》,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是中国人和印度的少年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并齐读课题。
第二版块,自学字词,初读感知
第一步,我会花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朗读实践,使他们充分地钻研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并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的认读本课的生字。
第二步,反馈生字词语自学成果,然后我将重心放在了文中的四字成语,如“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等,因为这是本文最大的语言特色。让他们反复读,丰富积累。
第三步,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第三版块,紧抓“遗憾”,体会情感
这一板块,我又抓住“遗憾”分三个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围绕第九自然段,提出质疑。
第一步,出示课文的第九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了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中国而感到遗憾。”
第二步,让学生交流在读的过程汇总,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疑问呢?
预设有下面这些问题:少年为什么遗憾呢?“我”为什么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中国而感到遗憾呢?……
第四步,第三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的3-8自然段。提示学生边读边找答案,在自己的答案边写上自己的批注,以此培养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第二环节,体会“我”的“遗憾”
这一环节,围绕问题“‘我’为什么感到遗憾?”展开交流
第 一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文字毕竟是平面的,如何在学生的脑海里树立起立体的形象呢?而且三年级的孩子虽 然已开始从形象思维像抽象思维过渡,可直观形象的物体还是会牢牢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我会适时出示自己事先收集的坐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 “我”的“爱不释手”
第二步,产生新问题:“既然爱不释手,就买了呀,又为什么会有遗憾呢?”
第三环节,体会“少年”的“遗憾”
这一环节,围绕问题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展开交流
第一步,同桌互相演读课文,课文5-8自然段。
第二步,问问演“少年”的孩子为什么你的眼睛里流露出“遗憾”的神情。
理解人物,不仅仅借助言行,更要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
第三步,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第四版块,小结留疑,规范书写。
第一步,小结:同学们“我”是不是带着遗憾回国了呢?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有没有让事情发生一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步,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词语。我会对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进行范写指导。
【板书设计】
本板书简单又有层次,重点突出,文章中有两个人物,因为木雕而有所交集。而且本课时我又紧抓 “遗憾”组织教学,作者和少年“遗憾之情”的原因一目了然。学生能借板书体会出他们的“遗憾之情”。

《卖木雕的少年》
“我”-- 木雕  --  少年
          遗憾         

爱不释手 太远太重    为“我”的遗憾而遗憾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