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信息发布者:香草
今天我执教的是《我不是最弱小的》。本课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课文讲述的是萨沙与家人出外郊游,这雨演绎了一出动人的戏: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这件雨衣就是一份关爱,这份爱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里。而萨沙在父母和哥哥的影响下,也不甘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
爱,在本组教材里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字里行间,流进我们的心里。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领孩子抓住描写蔷薇花的两个句子以及妈妈和萨沙的三次对话来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爱;难点则是体会萨沙的三次发问,引起情感的共鸣。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关爱弱小”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美德。
对于本课的生字教学部分,我只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字的好办法和捉迷藏游戏的方式,学习了本课要求会写的十个生字。要求认识的生字放在课文中,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读熟了,那认识生字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解决本课重难点我在教学中注意以读为主,读中感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雨前和雨后的蔷薇花,激起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并适时创设情境:你看到这样的蔷薇花,你会怎么做?这样亲身的朗读实践,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
反复读萨沙的话,理解体会萨沙从“带有疑问”到“不服气”,最后到“自豪地反问”这一心路历程。并分角色朗读来加深理解人物情感的变化。“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范读及学生自由读、默读、对比着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然后我让学生展开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总结出他们都在“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归纳出文本主题(关爱)。这样在他们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
最后是“链接”生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萨沙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联系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让学生感受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带来的伤害,感受灾区孩子们的弱小、无助,灾区的孩子们要比蔷薇花更需要人们的关爱和帮助,从而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爱的洗礼,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实现——语文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体现生活就是语文。
在本次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首先,在教学中,对于学困生关注较少,没有能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个方面。
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还要更加多的预设到学生的反应,在设计的环节上,要更灵活。各个环节过渡上要讲究语言的简练、呼应,帮助学生训练思维的连贯性。如让学生体会雨前、雨后的蔷薇花的感受时,应该说出原因。在这里给学生的朗读时间不够充分,急于求成,好多问题没有展开。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希望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弥补,希望在座的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谢谢大家
|
|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