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

信息发布者:香草
一、说教材与学情
《扁鹊见蔡桓公》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就必须考虑文言文教学的“古为今用”,必须面向学生实际。《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故事的后面隐含了深刻的道理。作为初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对本文易于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课的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掌握文言文中一些常用字词的注音和古文现象。
2. 加强朗读,了解本文叙事层次分明的特点,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
3.通过对一系列数字的含义的讨论,加深对文章的认识。
4. 初步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对一系列数字的含义的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理解文章的寓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三、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掌握上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将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教学目标,确定了本节课的教法如下:
1.本文通俗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重在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这则故事是用文言写的。可以先通过朗读全文,培养自己的文言语感,了解故事的梗概,从整体上把握句意、文意。然后对照注释,查字典、词典,弄懂生字、生词的含义,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词语,如文中出现的“有间”“居”“复”“益”“应”“索”“是以”“请”“齐”“汤”“还”等词,进而弄懂每句话的意思乃至全文的意思。
3.在大体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仔细阅读全文,深入钻研课文。想想故事的线索是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扁鹊和蔡桓公的几次见面的,共分几个层次,阐明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正理解成语“讳疾忌医”的含义。
4.教学本文过程中务必让学生多读,在读中领会句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指点背诵的方法,如按叙事的线索记住内容等,让学生熟练背诵,正确默写。


5.本文写人叙事都是为了阐明道理,教学中要防止另生枝节,如分析扁鹊医术高明之类。

四、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议中感悟,在学中升华。学法具体如下:
1、诵读法:文言文学习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力求声情并茂。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人物形象,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2、复述法: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3、讨论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体味学习的乐趣,与人交流的乐趣。
4、谈话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大胆的谈。

五、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通过对一系列数字的含义的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作为学习重点。理解文章的寓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作用是学习难点。
针对重点、难点拟采用诵读法来解决,做法如下:
(1)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结合课文注释大体理解文意。将疑问、生字作标记,查字典给生字注音。然后再朗读全文一遍。
(2)确保朗读时间。①简化教学内容,凡与诵读关系不密切的内容和文章出处,作者生平等都用寥寥数语带过;②注重领悟的作用,不搞“句句落实”“字字落实”。
(3)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浅易文言文的兴趣。
(4)指导文言文的学法,以指导正确分析词语的含义为主。
(5)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说教学手段
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为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六个环节:
一、故事导入,感知课文。教师要求学生讲成语“起死回生” 引出《扁鹊见蔡桓公》
提问作者生平、出处、主人公等:(韩非子.喻老) 韩非子是什么时期、哪国人?哪家的代表人物?(战国末年、韩国、法家)——本文的扁鹊,其真实名字叫什么?——扁鹊(秦越人)——真正的扁鹊实际上是谁?(传说中的上古名医)

二、自主合作,朗读课文(示范读、齐读、分角色读) :
读前可提示学生,一要注意句中停顿,二要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



三、掌握常用生字词注音,辨析多音字 ;注意文言文的特殊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 能指出通假字的意义:汤(同“烫”) 用热水焐 还(同“旋”) 回转,掉转 火齐(同“剂”),药剂

四、讨论探究,研读课文。提出“突破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35,4,3,2,1”这几个数字在文中分别表示什么? 通过对一系列数字的含义的讨论,加深对文章的认识。
35——蔡桓公由病到死经历35天(故事持续的天数)

4——与蔡桓公的4次见面
3——扁鹊提出的3种治疗方法
2——故事中有2个主要人物
1——意料之中的1种结局

五、教师小结,拓展延伸,感悟课文。
通过蔡桓公的事例,来说明做人不要讳疾忌医,而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接受别人的忠告与帮助。

六、布置作业( 延伸“突破口”):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根据扁鹊的性格特征,发挥想象,为逃秦后的扁鹊续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附板书 :           
医术高明  →  扁 病情   态度      蔡
爱心 →     见→          →  桓→不要讳疾忌医
耐心 →  鹊    加深   不友好     公 而要接受忠告
(时间顺序)  ( 层层深入)
“逃”→→→→→→→→→→→→→→“遂死”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