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

信息发布者:香草
一、说教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位于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民政府在哀求国联无望之后,既而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针对这一论调,鲁迅在他53岁诞辰之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既义正严辞地批判这一悲观无望的论调,又猛烈地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更热情地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二、说目标
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也是我们本课教学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应该完成的目标。课标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证缜密,写法灵活,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故本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驳论文的思维流程,深层探讨课文的意蕴,体会这篇驳论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因此我把学习本文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作为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之一,并列为重点,加以突出。因为九年级学生刚接触议论文,对议论文还比较陌生,而课标要求学生能“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这篇课文,语言犀利,带有很深的内蕴和很强的讽剌意味,最能体现鲁迅杂文那种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风格。教学本文应组织学生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体味鲁迅杂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讽刺性的语言特点。为此,我把品味语句,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作为教学的又一知识和能力目标,并视为难点加以突破。因为初中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还比较差,而课标却要求学生能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说教法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讨论法进行教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以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讨论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四、说学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1、反复诵读课文,借助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议论文结构。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路,激发独特的感受,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五、说教学流程:
第一块板:导语激情,营造氛围,活跃思维
1、导语设计:
七十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位顽强的战士,思想的巨人。他以犀利的目光洞察着国难当头的祖国,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且介亭杂文》的一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起聆听先生的呐喊。(视频最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兴趣。)
2、课前预习反馈:(文体知识、时代背景)
文体知识:(多媒体展示)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
(1)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之间的矛盾;
(2)驳论据: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3)驳论证: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时代背景:(学生先进行介绍,然后多媒体展示)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当时,有些人(指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们这样做只能瓦解斗志,甘做亡国奴。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学生听录音,并标记段落)
1、教师出示问题:
(1)文章前两段揭示了对方的什么谬论,这论点以什么作论据? 
3、4、5自然段又批驳什么?
(2)作者所提出的正面论点是什么,是怎么证明这一论点的?
(3)经过论证,关于“自信力”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提示:(1)谬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论据:自夸“地大物博”、希望国联、求神拜佛。3、4、5自然段批驳的内容:部分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2)正面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到今列举事实,称他们是“中国的脊梁”。(3)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通过批驳什么来驳倒对方论点的?
(让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
2、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证缜密,请学生列出文章提纲,显示课文主要内容和大致结构。(请两位学生上台板书)
教师明确:(展示)
自夸“地大物博” 求神拜佛
敌论据 希望国联

以偏 概全 驳敌论证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推 论 失掉了“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己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正面立论
己论据 从古至今有“脊梁”
结 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教师小结:
通过所列提纲,我们对文章内容做了全面分析,更学习了这种驳论文的学习方式,下面我们再深入到文章里去,一起品味先生独特的语言魅力。
第三板块:精读课文,研读赏析,理解内涵
鲁迅的语言风格:泼辣、犀利、尖锐、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取几个典型语句加以品味、分析。
例如:品味下列画横线词的含义。
(1)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提示:
(1)“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地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2)“脂粉”指用以蒙蔽中国人的欺骗手段。“状元宰相”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师小结:人们常说,鲁迅先生的杂文向来有“投枪”“匕首”之称,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和讽刺意味。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动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枪直射入反动派的胸膛……通过刚才的研读赏析,我想大家应该领会到了。
第四板块:总结收获,联系自身,扩展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2、文章中我有疑问的地方是……希望大家合作探究,帮我解答。
师总结: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驳论文的结构分析,更深切体会了鲁迅先生独特的语言风格,更知道从古至今我们中国都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
3、作业:
1、“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为第7段中“……的人”注解举例。
2、视频欣赏:《人物》——鲁迅。
教师小结:
九一八事变过去七十多年的今天,中日两国由于东海石油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等依然争执不断。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受外族的欺侮。梁启超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用坚挺的身躯迎接生活的挑战,用坚不可摧的自信经受时代的洗礼,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林而努力奋斗。
六、说教学反思、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可以和语文学科有利整合,尤其是这一类科普文,初中语文每一学年都有此类文章,可以推广采用。由多媒体进入文本,先闻其声,引人入胜,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2、注重朗读,以读悟情。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由朗读,提倡个性化阅读,根据画面及背景音乐的渲染,不断地读、评、读,最终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