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说课设计
信息发布者:香草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我将从以下五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设计的教学理念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希望通过情感的自我体验,唤起学生爱学;能运用开放、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会学;通过联想探索实践,鼓励学生善学。这就是设计本课的教学依据与理念。
二、对教材的简析
1、课文简介: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作于1938年11月。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中写实和象征交织,描绘了土地、河流、风、黎明,暴风雨等一系列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是本诗名句。
2、教材地位及作用
《我爱这土地》一诗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课的内容。作为初三的最后一册语文书,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作用:既是对初中知识的总结,归纳,直面中考;又是对高中知识的承接。高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因此应初步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三、教学设想:
《我爱这土地》作为诗歌单元的首篇,又是名篇,应重点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媒体材料让学生感受作品,解读作品,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教读本课,应充分注重朗读训练,规范学生诵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和停顿。要启发学生用“心”去读、去品味,去感悟诗中的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基于此,我将教学目标设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能力: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
2.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中的“鸟、土地、暴风雨、黎明”等意象,体味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范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小组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讨论析读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诵全诗,把握诗歌的主题,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进而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四、主要的教法与学法
1、情景创设法:通过情景创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便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迅速把握主题。
2、朗读指导法:通过有感情的各种朗读形式,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带领学生真正走入诗人的内心深处,一起去感受诗人真诚、炽烈的爱国之心。
3、鼓励激趣法:培养学生自信,激发求知欲望,激起学习兴趣。
4、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进而提高诗歌理解与鉴赏能力,在精彩赏析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陶冶性情。在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五、说教学程序
1、出示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明白学习任务。
2、创设情景,激情导入:通过情景创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便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迅速把握主题。
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抗日题材的资料,课上运用多媒体展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种种暴行,让学生了解历史、记住历史,抗日战争虽然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但是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
3、作者及背景简介:便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迅速把握文章主题。
4、朗读训练与诗歌解析
诗歌是最经得起诵读的文体,三分诗,七分读,所以我将采用范读、自由朗读、配乐朗读相结合,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本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悲壮美,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借土地抒发对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的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
5、拓展训练:
新课标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设计的拓展训练就是对语文素养“全面性”的体现。
?当今世界的局势也不稳定,日本首相小泉不顾邻国反对,连年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教科书违背历史,美化他们的恶劣行径,现在又公然想侵占我国的钓鱼岛,同学们,面对祖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祖国的领土受到侵犯,你们该怎么做呢?
? 也许我们今后再也不会面临诗人所面临的民族苦难了,但是那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深沉的民族情感,我们决不能丢掉。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他会怎样写,你替他写一写好吗?(当今祖国好河山图片展示,激发仿写热情。)
6、小结:
全班用感情齐读一遍。或者提议全班齐唱国歌。(屏显)
7、布置作业:
?背诵本诗;?完成课后巩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