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电子课本
补充习题答案
练习与测试答案
阅读答案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搜索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信息发布者:香草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划线词语。
①月色入户。户:
②念无与为乐者。念:
③遂至承天寺。遂:
④怀民亦未寝。寝:
⑤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
2、翻译。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找出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其主要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为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5、文中最后一句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6、苏轼被人称为豪放派代表,这与本文的“闲”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古代文人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再举一例并写出能体现他的作品风格的句子。
7、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
(1)月色入户( )
(2)念无与乐者( )
(3)相与步于中庭( )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5)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6)怀民亦未寝( )
(7)水中藻荇交横( )
8、晋代陶渊明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愤而辞官回乡,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的生活。本文中,作者也以“闲人”自居,这悠闲与陶渊明的一致吗?简述你的理由。
9、品味文中划线句子,说说下面哪句诗最能体现该句的意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我选
理由:
10、仔细阅读上文及所给材料,说说“闲人”的内涵。
材料:苏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他的一生,是在北宋的变法、反变法的政治斗争风浪中度过的,因“乌台诗案 ”被逮捕入狱,出狱后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历经几起几落,直到贬至海南省。从他中举为官到去死的四十五年中,前后有十四、五年都过着贬谪流放、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篇文章他谪贬黄州后写的。
11、把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写在下面,并用4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
(1)写景句子:
(2)主要内容:
12、说说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
18、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
19、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0、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答案:
1、①门。
②想到、考虑。
③于是、就。
④睡觉。
⑤共同、一起。
⑥形容水的澄澈。
2、①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得起来走到外面。
②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③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庭中月色(月色空明)。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5、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淡泊宁静的情怀,点明文章主旨。
6、因为“闲”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淡泊宁静的情怀,只有这样的情怀,才能写出具有豪放的诗句,所以不矛盾。如范仲淹虽被贬,但仍有“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豁达胸襟,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
7、(1)照进;
(2)想,思考;
(3)共同,一起;
(4)清澈透明;
(5)只;
(6)睡觉;
(7)交叉错杂。
8、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作者自称“闲人”,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其心境是安宁愉悦的,这与陶渊明是一致的,从“欣然起行”中即可看出。或者:作者自称“闲人”,既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也有因不能为朝廷效力的感伤,其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与陶渊明的心情有细微的差别。
9、参考:“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可能恰当一些;因为积水空明”是写月光,“交横”是交叉错杂,表示有风。如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10、不设标准答案,意思对即可。参考:一方面作者被贬黄州,不得“签书公事”,不能再为国家为百姓办事,是以“闲人”自居,表现出他报国无门的一种自我表现排遣;另一方面“闲人”也体现了作者鄙视功名利禄,寄情山水的闲适豁达的胸襟。
1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
12、旷达
13、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慰藉的甘味。
14、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15、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16、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7、庭下……竹柏影也;空灵澄澈、宛似仙境
18、(1)月色入户,近然起行。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19、D
20.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21、D
本页答案点评
提交
重置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
×
纠错内容
本页答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