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觉评课

信息发布者:香草
实例一: 二年(1)班
教学环节: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略)
2.查阅出处,理解含义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3.复习有关说明文的知识:
说明文的类型、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完成表格内容,体会本文的说明中心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2.快速自读课文,寻找本文在内容中,你都读懂了哪些?在说明方法上,你都掌握了什么?在文章语言上,你又欣赏到了什么?
三、总结提升
1.学习本文后,你对说明文的分析,学到了什么?
2.本文还可以给你哪些深层次的人生启示?
四、拓展延伸:
《神秘的海洋无底洞》
1.海洋“无底洞”的神秘之处具体表现在哪里,请选用文中原话回答。
2.文章对海洋“无底洞”,运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请具体说说文章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第4段画线句子中的“据估计”和“之多”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课后分层作业:
A层:阅读古清生《黄河落日》莫怀戚《家园落日》,感受科技说明文与文学作品描写时的不同思维方式。
B层:阅读刘白羽《日出》巴金《海上的日出》仿照文中描写的段落,课下自己去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段描写文字。
C层:摘抄一段日落的美文,并且背诵。

实例二: 二年(6)班
一、预习检测
1 字词
气息奄奄 绮丽
2 回顾说明文相关知识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科学小品文:文学性 科学性
3 从文学角度看,落日有何特点?(出示落日图)从课文中找出“落日”的词语。
二、分析课文
(一)析幻觉之美
1 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2 完成课后练习一,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逻辑)
(二)赏幻觉之美
1 本文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
2 从第二自然段选择某一句改为平实准确的语言。
(教师与学生得出结论:优美富有文学色彩与写实性的说明枯燥)
三、课堂小练笔
看图描绘“火烧云”

[我的思考]
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语言的教学,在语言的教学的过程中,绝非是毫无规律的,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记叙文教学注重语言的形象性;议论文教学注重语言的逻辑性;说明文教学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因此,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在把握这一标准的前提下,方可随文而教。案例二,语言教学的指向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语言的形象性上,一节课后学生更多收获的是如何将语言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忽略了说明文的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也可求生动性的内涵。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是偏离语言教学的初衷的。案例一,更多的时间都集中在学生的自学上,内容也以说明文的一些相关知识点作为重点,在文章的局部作了较多的质疑,这样的教学固然将时间给予了学生,学生也体会到了共同学习的乐趣,但本节课更多是支离破碎的见解,缺少整体的感悟,学生更多的时间都在对光的散射的理解,在整体感知上造成了迷离。这一点,一定要明确,如何解决收扰之间的关系(中心与局部),要明白任何一个词句的作用都必须围绕中心来分析,不能脱离了中心主题随意分析。另外,案例一和案例二在情感教育上都偏多,这一点,我认为三维目标可多可少,但不能可有可无。
陈老师在语言处理较为出彩,在整个教学中,用比较多的时间来让学生感受、寻找这篇文章与一般说明文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说这篇说明文的个性——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性语言,展现落日的美。在处理这段描写时,提出“说明文语言一般较平实,修饰性的成分比较少,但说明文中可不可以有描写语言呢?”“说明文中添加描写成分作用是什么?”的问题,在一问一答中能使学生明白描写能是说明文语言更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