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和神话故事说课稿

信息发布者:香草
我说课的课题是,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9课《寓言和神话故事》。下面是我的说课稿,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以中外民间广为流传的寓言和神话故事作为学生绘画表现的内容,就决定了本课学习内容的综合性特点,既要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领会寓言和神话故事蕴涵的哲理,又要在多种表现形式上给学生诸多的启发,以及引导学生对于基础美术技法的综合运用。寓言故事文字简洁、幽默,并反映深刻的道理,读后耐人寻味。如:龟兔赛跑、乌鸦喝水、拔苗助长等等。神话故事浪漫动人,充满神奇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祖先们在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长河中那种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如:西游记、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这些故事的诱发、联想,使学生明辨是非,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具体学习和表现过程中强调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使得寓言或者神话故事的内容更加有趣,道理一目了然。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畅想故事情节领会寓意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对于构思、取材、构图、配色等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寓言和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及其表现方法,熟悉其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2)操作目标:用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单幅或者连环的画面,在合适的机会利用学生的寓言配画作品与其他学科结合开展相关活动。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寓言和神话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民族自豪感。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把握住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中心寓意,并且选择恰当的情节把它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寓言或者神话故事中最能体现寓意情节的选择以及画面绘画元素的个性化设计。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与课题相关的影像资料、绘画工具,以及相应的教学挂图,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等;收集简短寓言和神话故事。
●教学思路:
(l)欣赏与导人。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寓言“拔苗助长”的课本剧,请学生留心剧中人物的造型和表情。边看边思考:
a.剧中的人物你觉得谁的造型最滑稽?最令你深思的场面又是什么?
b.为什么禾苗会枯死得那么快?假如你是那个农夫,会怎么去做?
了解故事内涵,启发联想创作。
引导学生讨论,那个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认为他哪儿做错了?(懒惰,异想天开,做事违背客观规律,拔苗助长。)你准备如何在纸上表现这个农夫的形象呢?在你心目中他应该是个什么形象?(鼓励学生具体说出自己心目中这个懒惰农夫的形象,旨在通过语言的描述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主要人物的初步形象,为下一步具体绘制做一个准备,同时进一步体会故事内涵)
(2)讨论和思考。
教师出示几幅拔苗助长的配画范作,让学生分组来进行讨论:
老师出示的范作中哪一幅你觉得最能表现拔苗助长的寓意?
你准备如何在画面上设计你的寓言配画?
a.色彩调子、人物形象以及画面场景的设计都应该让学生讨论。教师应当鼓励个性化的设计方案。
b.卡通化的禾苗你觉得设计成什么表情最能对寓意的表达起到良好的作用?
(3)创作与实践。
让学生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来给寓言配画,提醒学生抓住寓言的寓意或者最有趣的情节来进行大胆创作。教师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在人物表情,场景设计以及色调的处理上提供良好的建议,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4)展示和评价。
要求学生将作品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区域展示,让学生观看和评价,比一比谁设计的寓言配画最能体现作者的寓意。(从故事情节的选取,画面人物形象的设计以及场景表现的个性化程度,基本美术技巧的熟练程度等来评价。)
(5)延伸与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多设计几幅寓言配画或者神话故事配画,形式上也可以采取连环画的多幅样式完整的表现寓言或者神话故事,在班级或者学校范围开展“我是小小寓言家”或者“神话大比拼”配画活动。比一比谁的配画最有趣。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