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信息发布者:admin
  
教学内容
  
19.天火之谜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学习第一段,了解第一段在表达上的作用。初步感知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教学资源
教材开发:
  
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可以使学生练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相关材料: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17—1790.4.17)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为了对电进行探索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他是美国第一位法国驻外大使,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预习设计
1.预习课文
  
2.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不足为奇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完成《一课一练》第四题。
  
3.阅读一课一练上收藏夹。
学程预设
导航策略
调整与反思
板块一:进入新课(1分钟)
  
  
  
  
  
  
学生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学生读词语
  
  
  
  
自由读——指名读
  
  
  
  
指名说
  
  
  
  
  
  
  
  
  
完成《一课一练》第一.二部分。
  
【学程单1】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完成课后习题四。
  
时间:4分钟
  
预设: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第三板块: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天火之可怕10分钟)
  
读词语
  
用上一、两个词上一句话
  
明确四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天火,古代西方人把它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在科学上,叫做雷暴。
  
  
  
  
【学程单2】
  
读读课文的第一段,说说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天火”的可怕,理由是什么?
  
时间:2分钟
  
预设:
  
抓住“劈开.击倒.上帝的怒火.雷神.几十亿次.长期以来.一直”等词语,不断深化理解,感受雷暴的可怕,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第四板块:指导写字(8分钟)
  
完成《习字册》字词部分
  
  
  
  
  
第五板块:明确目标,完成任务(1分钟)
第一板块:揭题导入。
  
我们四年级时学习了《普罗米修斯》,被他那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被德国哲学家庄德称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的大科学家——富兰克林,一起学习课文——《天火之谜》。
  
板书课题,齐读。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雷暴  毙伤  拴  攥住  
  
颠簸  钥匙  纤维
  
这组词比较难读,谁来读?
  
2.出示第二组词语:
  
   雷电交加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无稽之谈”是什么意思呢?不要着急,老师查了字典,“稽”的意思是“考查.考证”的意思,现在你能来说说“无稽之谈”的意思吗?
  
有些词语,理解了这个词语中关键字的意思,就能知道整个词语的意思,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来来说说“安然无恙”的意思呢?
  
交流《一课一练》第四题。
  
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课堂练习
  
4.任务驱动
  
导学:能不能根据这三段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刚才我们将课文每一段的内容归并起来,稍作整理,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后我们可以经常运用。
  
  
  
  
  
  
  
  
第三板块: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天火之可怕
  
1.出示第一组词语:
  
天火  上帝的怒火  雷神  雷暴
  
指名用这些词语说上一句话。
  
2.出示第二组词语:
  
爆炸    击倒      劈开    毙伤
  
指名介绍“爆.劈.毙 ”等字字形的记忆方法。
  
3.自由轻读两组词语并指名说说读这组词语后的感受:
  
4.任务驱动
  
导学:
  
(1)指名读好这段话
  
(2)还可以从哪里词句体会到雷暴很可怕?
  
(3)同座练习用上面出现的8个词语说一段话。
  
(4)指名再读词语,读出自己体会来。
  
天火  上帝的怒火  雷神   雷暴
  
爆炸   击倒       劈开    毙伤
  
  
第四板块:指导写字
  
1.出示:暴、劈、毙;揭、钥、匙、颠
  
2.交流这两组字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第五板块:明确目标,完成任务
  
区别“谜”和“迷”,组词。
  
  
  
  
  
  
  
  
  
  
  
  
  
  
  
  
  
  
  
  
  
  
  
  
  
  
  
  
  
  
  
  
  
  
  
  
  
  
  
  
  
  
  
  
  
  
  
  
  
  
  
  
  
  
  
  
  
  
交流后看插图1,积累有关雷暴的词语,写在图片旁。
  
  
  
  
1.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四
  
2.完成《习字册》字词部分
  
★★
  
搜集富兰克林名言2句,写在语文书上
  
  
教学内容
  
19.天火之谜
共几课时
2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目标
1.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资源
教材开发:
  
课文中第二幅插图帮助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
预习设计
1.《补充习题》第二.三部分。
  
2.读读课文,想象富兰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书旁写写批注。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5分钟)
  
  
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
  
1.天火之谜是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的。
  
2.天火之谜被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解开了。
  
3.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把天火之谜解开了。
  
  
第二板块:品味风筝实验感受品质(15分钟)
  
  
学生玩“找不同”的游戏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
  
做实验用的风筝比我们平常的风筝多了细铁丝.麻绳.丝带.铜钥匙
  
  
特别的风筝.奇怪的风筝.奇特的风筝……
  
栓了细铁丝,结了丝带,系着铜钥匙。
  
  
在插图上描画,思考片刻
  
细铁丝用来吸收天电,麻绳是导电的,铜钥匙是用来感受电的。
  
  
我认为是为了能攥住风筝。
  
  
  
  
这是一只……
  
  
富兰克林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
  
  
  
  
  
  
  
  
  
  
  
  
  
  
  
第一句话中有“怒发冲冠”,句末加的标点是感叹号。
  
  
1.我看到麻绳上的纤维纷纷竖了起来。
  
2.我看到麻绳上的纤维一根根竖了起来。
  
  
可以看到富兰克林兴奋,很高兴。
  
  
  
  
  
  
  
兴高采烈,比不过它高兴。
  
喜笑颜开,比不过它高兴。
  
……
  
因为他证实了猜想。
  
因为做这个实验很不容易,实验成功了
  
  
“欣喜若狂”来形容。
  
  
“啪”的一声    (实验很危险)
  
“手臂一阵发麻”(实验很危险)
  
  
用手指靠近。
  
富兰克林不怕危险,敢于实验
  
  
  
第三板块:品读不怕取笑,感悟品质。(10分钟)
  
  
  
  
  
  
  
  
也许有过矛盾。因为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
  
不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
  
  
他不怕冷嘲热讽,他不怕人们的取笑
  
  
  
毫不畏惧的精神,勇敢无畏的精神,勇往直前的精神。
  
  
仔细观察
  
  
学生完成《一课一练》第7部分
  
  
  
  
  
  
  
猜测
  
  
推测是有根据的。富兰克林观察了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有很多相似之处才做了这样的推测。
  
猜想一般没有根据。
  
不是,他观察了已经很久以后才做了这样的推测。“早就”可以看出
  
一丝不苟的态度,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生想象:成功以后,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会怎么说?
  
  
  
第四板块:总结升华,理清复述思路。(8分钟)
  
  
  
  
  
  
  
  
可怕的天火――观察推测――风筝实验――震惊世界――发明避雷针
  
  
  
  
第五版块:拓展(2分钟)
  
  
  
  
  
  
  
  
第六板块:明确目标,完成任务(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齐读     天火之谜       (板书)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谁用什么方法解开了天火之谜?
  
3.对,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  富兰克林   风筝实验
  
小结:这几种说法都是一个意思,会用不同的方法说同一种意思,这就是能说会道。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是一位怎样的富兰克林。
  
第二板块:品味风筝实验感受品质
  
1.平常我们都做过“找不同”的游戏,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
  
一只风筝是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风筝,一只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在我们头脑中的风筝。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四节,找一找这只风筝有什么不同?
  
2.自读课文圈画
  
3.谁来说一说这两只风筝的不同
  
出示词语:细铁丝 麻绳 丝带 铜钥匙
  
4.根据以上的比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风筝?
  
出示:这是一只___________的风筝。
  
5.仅仅这些还不够,请你关注一下带上这些东西的动词,作者分别用了什么?
  
6.同学们呢,都喜欢画画,现在就请你在课文插图上画出每个部分,想想分别派什么用途。
  
小结:麻绳一开始是没有电的,只有淋雨后变湿才会导电,这个你们学初中物理的时候就会知道。所以细铁丝是用来吸收天电,麻绳是淋湿后导电,铜钥匙是用来传电放电的,那么丝带有什么用途呢?
  
7.你能根据屏幕上这些内容向没见过这只风筝的人介绍一下吗?
  
8.从这只风筝中你看出了什么?
  
板书:   丰富的知识
  
9.只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风筝,还不足以了解富兰克林的全部,让我们来关注放风筝的过程。请你再静心读读第四节,你觉得哪些字词值得细细品味,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1)学生自读自悟  
  
(2)交流: 教师巡视预设
  
①“我从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知道麻绳带电了。”
  
出示: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全都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②请你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③从“怒发冲冠”这个词你看到了什么?
  
  
④小结:对,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具体生动形象。谁来读读第一句。
  
学生齐读
  
⑤从感叹号中你看到什么?
  
小结:对,感叹号里也蕴涵这人物的心情。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有感情。
  
⑥还有哪些语句值得品味?
  
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⑦“欣喜若狂”可以看出富兰克林非常高兴。
  
⑧我们品一品“欣喜若狂”,想一想还有哪些表示高兴的词语拿来和它比一比,能不能比过它。
  
小结:欣喜若狂是高兴得发疯了呀,什么词也比不了那么高兴。那么富兰克林为什么那么高兴呢?
  
(3)补充:
  
古时候意大利有个科学家叫阿基米德,国王叫他查找王冠被“偷梁换柱”的秘密。他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正在洗澡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身体躺在浴缸的时候,水溢了出来。他灵光闪过,王冠不也可以用这个算出体积和重量吗?当时的阿基米德顾不上穿衣就激动地在浴室跳了起来。这时他的高兴就可以用……
  
⑨你从这句话中还能品味出什么?
  
  
⑩有哪个词最能看出富兰克林明明知道危险还是去做了?
  
他为什么这么做?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板书:    敢于探索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富兰克林不怕危险,敢于实验的精神吧!谁来读好这两句话。(指读   齐读)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富兰克林做这个实验仅仅有危险,还有什么?
  
第三板块:品读不怕取笑,感悟品质。
  
1.出示:
  
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1)指读这段话
  
想一想,做这个实验,富兰克林矛盾过吗?
  
  
(2)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换成不带问号的句子该怎么说?
  
(3)普通的人这样认为,而且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但富兰克林仍然决定做这个实验。从“决定”这个词语你看到了什么?
  
(4)想象:人们会怎样冷嘲热讽地取笑富兰克林?
  
(5)从他“不怕习惯,不怕冷嘲热讽,不怕取笑”中你看到了他的一种什么精神?
  
板书 : 勇敢无畏
  
过渡:富兰克林除了有丰富的知识,敢于探索,勇敢无畏的精神外,还有什么?哪儿体现?
  
出示: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①指读这段话
  
②“推测”这个词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③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④这种推测是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从哪儿看出的?
  
⑤观察了那么久,有那么多的根据,那是一种什么样态度?
  
板书:严谨认真科学态度
  
学生完成《一课一练》第7部分
  
总结过渡:富兰克林凭借丰富的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的精神成功地完成了“风筝实验”
  
2.导读第五小节: “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
  
想象:成功以后,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会怎么说?
  
3.导读第六小节:后来,富兰克林根据……
  
板书:发明避雷针
  
第四板块:理清复述思路
  
1.这样伟大的人我们当然要认识一下。
  
介绍:富兰克林不仅在科学事业上做出了伟大的成就,同时在其它领域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第一界美国总统华盛顿曾经说:“我一生只佩服三个人,第一个人是富兰克林,第二个人还是富兰克林,第三个人仍然是富兰克林。”可是在富兰克林的墓碑上只写了一句话“印刷工人——富兰克林”,他的人格是多么的伟大。
  
2.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要讲给别人听,该怎么讲呢?
  
今天我讲课的顺序是风筝实验――观察推测——震惊世界――发明避雷针,加上第一课时讲的可怕的天火。我们按课文脉络重新排该怎么排?
  
3.按一定顺序讲,别人就会听得清楚明白,这就是平时我们说“有序”。
  
  
第五版块:拓展
  
课文学完了,科学家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让我们难忘.让我们感动。同学们课后可以到图书馆借一本《富兰克林传》具体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事迹,当然还可以借到更多的科学家的传记阅读。我想,人类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将永留人们心中,科学家为科学勇于实验的精神将不断激励我们前行。
  
第六板块:明确目标,完成任务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学习《天火之谜》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天火就指?是谁揭开了天火之谜?
  
二、解读“推测”。
  
1.富兰克林进行了大胆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出示】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阅了有关雷电的资料,你觉得这种推论对吗?可在18世纪,人们又是怎么看待的呢?自由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答】
  
(1)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出示】这是什么句式,谁能换一种说法?【指名答】有什么不一样?【指导朗读】
  
(2)冷嘲热讽【出示】谁来解释一下?【指名答】想象一下人们是怎么“冷嘲热讽”的。【指名答】
  
3.富兰克林的推论是怎么来的呢?
  
【出示】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指名读】
  
(1)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哪些相似之处,我们来归纳一下。【指名答】
  
(2)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富兰克林是怎么找到的呢?【指名答】【点红:早就观察到】【板书:观察】
  
(3)根据观察到现象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过程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指名答】【板书:推测】
  
4.可是这种推论却遭到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指名答】【板书:实验】
  
三、细读“风筝实验”。
  
1.富兰克林到底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又是如何?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程单1】自由阅读课文四、五自然段,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并小组讨论:
  
       (1)富兰克林的实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实验的过程。
  
       (3)实验的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4)给实验起个名字。                   【小组学习】
  
3.谁来说说富兰克林的实验要具备哪些条件?【指名答】
  
4.这个风筝与我们平常的风筝有什么不同?【指名答】
  
5.谁能明白风筝设计的意图?
  
6.我们再来看看这段内容中的一些动词。
  
【出示】填上合适的动词:
  
        (      )了一根细铁丝
  
       (      )上一段丝带
  
       (      )着一把铜钥匙
  
       (      )住丝带      
  
(1)【指名填后齐读】
  
(2)“攥住”的意思谁明白?能体会富兰克林当时的心情吗?【指名答】
  
7.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个激动人心的实验过程吧!
  
(1)谁来说说实验的过程?【指名说】
  
(2)【出示】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怒发冲冠”什么意思?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处?【指名答】【出示图片】
  
(3)整个实验过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指名答】
  
(3)富兰克林的表现呢?【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指多名读后齐读】
  
8.实验的结果出来了,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成功了。它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出示】“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1)【指名读】
  
(2)解读“震惊”、“宣告”、“无稽之谈”。
  
(3)指导朗读。【指多名读后齐读】
  
9.谁来给实验起个名字。【指名答】
  
四、当堂练习。
  
【学程单2】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你能说出富兰克林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吗?用简洁             的词语进行概括。
  
(    )——(     )——(     )——(     )——(     )
  
(2)课文中写到“人们的取笑”、“恶劣的天气”,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3)你觉得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
  
2.作业反馈。【板书:勇于探索  敢于试验、勇敢执着】
  
五、总结课文。
  
1.风筝实验的成功,震惊了世界。富兰克林并没有停下“研究天火”的步伐,而是想制伏雷电,为此,他发明了——避雷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一段资料:
  
【出示】当时,想知道电流的强度还没有什么仪器,为了制伏电,富兰克林干脆把电流直接通到自己身上,他根据电流在通过自己身体时造成的不同感觉为电流划分不同的等级,从无感觉,麻木,抽搐,昏厥……,多少次富兰克林都险被击毙。也正是这样,电学的第一批数据才建立起来,逐渐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
  
2.读完这段话,你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富兰克林?【指名答】【板书:勇敢执着】
  
3.科学家不仅仅需要有科学的实验研究,更需要有勇敢执着的精神。
  
【板书设计】
  
19.天火之谜
  
观察——推测——实验——结论
  
勇于探索  敢于试验、勇敢执着
  
  
  
  
  
★复述课文完成《练习与测试》第七部分。
  
★★复述课文
  
★★★课外阅读《富兰克林传》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