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
B.
C.
D.卿今者
D
)A.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
士邪B.
见
往事耳C.
及
鲁肃过寻阳D.卿今者
才
略
答案:D 解析:A.“博士”的古义是官名,始设于战国时期,西汉中期之后专掌经学讲授;今义是学位名称。B.“见”的古义是了解;今义是看见。C.“及”的古义是等到;今义是和。D.“才略”的古义和今义都指才干和谋略。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
B.蒙辞
C.
D.
C
)A.卿今
当
涂掌事 但当
涉猎B.蒙辞
以
军中多务 自以
为大有所益C.
见
往事耳 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D.
大
惊曰 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C 解析:A. 掌管/应该;B. 用/和“为”连用译为认为;C. 都是“了解”的意思;D. 程度高的,与“小”相对/年长。
3. 朗读文章要注意语气。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达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答案:(1)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2)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3)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B.司马光,南宋政治家、史学家。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的“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
D.“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
B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B.司马光,南宋政治家、史学家。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的“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
D.“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
答案:B 解析: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5.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及鲁肃过寻阳(
(4)肃遂拜蒙母(
6.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言多务,孰若孤?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事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研究
)(3)及鲁肃过寻阳(
经过
)(4)肃遂拜蒙母(
就,于是
)6.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担任博士吗!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要另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7.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示例:语气坚决果断,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
(2)卿言多务,孰若孤?
示例: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答案:5.(1)事务(2)研究(3)经过(4)就,于是 6.(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担任博士吗! (2)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要另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7. 示例:(1) 语气坚决果断,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2)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 8. B 解析:“正面烘托”说法有误,应是侧面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