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名著阅读。(7分)
虎姑娘把家伙撤下去,刘四爷仰着头似乎是想起点来什么。忽然一笑,露出两个越老越结实的虎牙:“傻子,你说病在了海甸?为什么不由黄村大道一直回来?”
“还是绕西山回来的,怕走大道教人追上,万一村子里的人想过味儿来,还拿我当逃兵呢!”
刘四爷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
(选自《骆驼祥子》,有删改)
(1)选段中的祥子“逃出命来”后做了以下四件事,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 请老马爷孙吃包子 ② 到曹家拉包月 ③ 到杨家拉包月 ④ 被孙侦探敲诈一空
A. ③②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①④
(2)有人说:“对尊严的守护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原著中分别选取一个正面情节、一个反面情节来印证这句话。(4分)
虎姑娘把家伙撤下去,刘四爷仰着头似乎是想起点来什么。忽然一笑,露出两个越老越结实的虎牙:“傻子,你说病在了海甸?为什么不由黄村大道一直回来?”
“还是绕西山回来的,怕走大道教人追上,万一村子里的人想过味儿来,还拿我当逃兵呢!”
刘四爷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
(选自《骆驼祥子》,有删改)
(1)选段中的祥子“逃出命来”后做了以下四件事,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D
)① 请老马爷孙吃包子 ② 到曹家拉包月 ③ 到杨家拉包月 ④ 被孙侦探敲诈一空
A. ③②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①④
(2)有人说:“对尊严的守护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原著中分别选取一个正面情节、一个反面情节来印证这句话。(4分)
正面情节示例:尽管生活贫穷,但祥子总是穿得干净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反面情节示例:祥子的梦想破灭后,到处骗钱,成为告密者,完全丧失了尊严,由“人”变成了行尸走肉。
答案:(1)D 解析:祥子“逃出命来”后先给杨家拉包月,杨先生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所以祥子只做了几天就不干了。后来祥子给曹家拉包月,再后来在车站为老马爷孙买包子吃,最后祥子积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一空。(2)正面情节示例:尽管生活贫穷,但祥子总是穿得干净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反面情节示例:祥子的梦想破灭后,到处骗钱,成为告密者,完全丧失了尊严,由“人”变成了行尸走肉。
5. 联系诗人的经历,说说“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4分)
6. 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有何作用?(4分)
“征尘”表面是指诗人长期奔走衣上沾满了灰尘,实指诗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是指自己喝酒时在衣服上留下的残痕,表达了诗人对离开前线的愤慨和无奈,这是诗人以酒消愁的表现。
6. 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有何作用?(4分)
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不能做战士而只能做诗人的不甘与无奈,抒发了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情怀。
答案:5.“征尘”表面是指诗人长期奔走衣上沾满了灰尘,实指诗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是指自己喝酒时在衣服上留下的残痕,表达了诗人对离开前线的愤慨和无奈,这是诗人以酒消愁的表现。 6. 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不能做战士而只能做诗人的不甘与无奈,抒发了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情怀。
7. 灌时年十三
8. (1)
9. (1)
10.
11.
/
乃率勇士数十人/
逾城突围夜出8. (1)
被
(2)办法
(3)拜访
(4)写信
9. (1)
荀灌督促勉励战士,一边战斗,一边向前冲。
(2)敌人听说救兵到了,四散逃跑,这是荀灌的功劳啊。
10.
示例:① 荀灌年纪虽小,却敢于挺身而出,有胆有识;② 她能突出重围,勇武过人;③ 她亲自拜访石览,请求援兵,代父写信给周访,智谋过人。
11.
本文对荀灌“突围求援”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意在表现其骁勇善战、智勇双全、有胆有识的形象,突出其“奇”。课文中对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征战生活一笔带过,重点铺陈战前及战后情况,意在突出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以及不恋富贵、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性。
答案:7. 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十人/逾城突围夜出 8.(1)被 (2)办法 (3)拜访 (4)写信 9.(1)荀灌督促勉励战士,一边战斗,一边向前冲。 (2)敌人听说救兵到了,四散逃跑,这是荀灌的功劳啊。 10. 示例:① 荀灌年纪虽小,却敢于挺身而出,有胆有识;② 她能突出重围,勇武过人;③ 她亲自拜访石览,请求援兵,代父写信给周访,智谋过人。 11. 本文对荀灌“突围求援”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意在表现其骁勇善战、智勇双全、有胆有识的形象,突出其“奇”。课文中对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征战生活一笔带过,重点铺陈战前及战后情况,意在突出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以及不恋富贵、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性。(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荀崧的小女儿荀灌,幼年就有非凡的节操。荀崧担任襄城太守,被杜曾围攻,兵力薄弱,粮食吃光,想向自己的老部下平南将军石览求救,却想不到什么办法。荀灌当时十三岁,竟率领几十名勇士,越过城墙,趁夜晚冲出重围。敌人在后面追得很急,荀灌督促勉励战士,一边战斗,一边向前冲,得以进入鲁阳山,甩掉了追兵。她亲自拜访石览,请求派兵救援,又替荀崧写信给南中郎将周访,请求援助,并结为兄弟,周访立即派儿子周抚率领三千人与石览会合,一同救援荀崧。敌人听说救兵到了,四散逃跑,这是荀灌的功劳啊。当时的人们感叹道:“凭借十三岁年龄的弱女子,单独挺身而出,突破重围求援,这样的奇女子,在古今的史书中寻找,都未曾有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