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启东中学作业本 2025年启东中学作业本八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版 第137页解析答案
1. 下列光现象中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C
)
A.小孔成像
B.海市蜃楼
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答案:C
解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A.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不符合题意。
C.水中倒影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利用的是光的色散(折射)原理,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 在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D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答案:D
3. (2024·苏州模拟)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 下列成语与图中倒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C
)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镜花水月
D.凿壁偷光

答案:C
解析:
平静水面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A.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B.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C.镜花水月:光的反射。
D.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C
4.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如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C
)
A.雨后彩虹
B.镜花水月
C.小孔成像
D.海市蜃楼

答案:C
5. (2024·连云港模拟)如图所示是春秋战国时期盛水的容器——“鉴”,我国古代将镜子称作“鉴”就是由于“鉴”中盛水可用来照面. 若你正对着“鉴”中平静的水面,就会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看到的像是由镜面反射形成的
B.水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靠近水面,水中的像远离水面
D.靠近水面,水中的像变大

答案:A
6. (2024·东海县一模)一只小鸟在离湖面 15 m 的上空飞行,湖深 6 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B
)
A.小鸟的像到湖面的距离为 6 m
B.像与小鸟关于水面对称
C.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是实像
D.小鸟向下俯冲捕食时,在湖中的像变大
答案:B
解析:
解: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小鸟在湖面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小鸟离湖面15m,所以像到湖面的距离也为15m,A错误;
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水面是镜面,所以像与小鸟关于水面对称,B正确;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C错误;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小鸟俯冲时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D错误。
结论:B
7.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铅笔应该放在平面镜正前方,否则无法成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 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答案:D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