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如图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B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答案:B
解析:
解:初始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物距$u>2f$,像距$f<v<2f$。要成清晰、放大的像,需满足物距$f<u<2f$,像距$v>2f$。即蜡烛应靠近透镜(物距减小),光屏应远离透镜(像距增大)。
A. 蜡烛、光屏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像距减小,无法满足$v>2f$,错误。
B. 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靠近透镜,物距减小至$f<u<2f$),光屏向右移动(远离透镜,像距增大至$v>2f$),符合要求,正确。
C. 透镜、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物距减小,但像距不变,无法在光屏上成清晰像,错误。
D. 蜡烛、光屏不动,透镜靠近光屏,物距增大,像距减小,仍成缩小的像,错误。
结论:B
A. 蜡烛、光屏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像距减小,无法满足$v>2f$,错误。
B. 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靠近透镜,物距减小至$f<u<2f$),光屏向右移动(远离透镜,像距增大至$v>2f$),符合要求,正确。
C. 透镜、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物距减小,但像距不变,无法在光屏上成清晰像,错误。
D. 蜡烛、光屏不动,透镜靠近光屏,物距增大,像距减小,仍成缩小的像,错误。
结论:B
6. 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2)实验中烛焰在凸透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3)接下来,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一个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则应将光屏
(4)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点燃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2)实验中烛焰在凸透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A
(填选项字母).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3)接下来,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一个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则应将光屏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4)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
足够远
,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小明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1)点燃 (2)A (3)靠近 (4)足够远 偏大
7. 如图所示,用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P位于A的左
(选填“左”或“右”)侧,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左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的,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范围是30~35cm
(用光具座上的刻度表示).答案:倒立 左 左 30~3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