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和乙
;响度相同的是甲和丙
,我们能辨别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音色
不同。
答案:甲和乙 甲和丙 音色
19. 如图所示,“入室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声源
处减弱噪声的;上课时,外面突然响起了鞭炮声,靠窗的同学关闭了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
中减弱噪声。
答案:声源 传播过程
20. 如图所示为狗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某种蝴蝶飞行时在1min内翅膀振动480次。蝴蝶发出的声音能被
大象
听到。这种声音属于次声波
。答案:大象 次声波
解析:
蝴蝶翅膀振动频率:$f = \frac{480次}{60s} = 8Hz$。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15Hz - 50000Hz;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1Hz - 20000Hz。
8Hz在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在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8Hz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
大象 次声波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15Hz - 50000Hz;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1Hz - 20000Hz。
8Hz在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在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8Hz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
大象 次声波
21. 请补全关于第一章《声现象》的知识结构图。
(1)

(1)
响度
。 (2)频率
。 (3)超声波
。
答案:(1)响度 (2)频率 (3)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