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
可听
声波. 它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
至20000Hz
. 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叫作次声波.答案:可听 20Hz 20000Hz 20000Hz 20Hz
2. 科学技术人员利用超声波
方向性
好、在水中传播距离
远等特性发明了超声波定位与测距系统,即声呐
. 在医疗领域,人们利用超声波成像技术发明了超声波诊断仪
.答案:方向性 传播距离 声呐 超声波诊断仪
3. 次声波广泛存在我们的周围,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火山爆发
、海啸等. 人为产生次声波的现象也很多,如核爆炸
、火箭发射等. 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较慢
,且不易被障碍物遮挡
,因而传播得很远. 较强的次声波对人体是有害
(选填“有害”或“有利”)的.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地避免它的危害.答案:火山爆发 核爆炸 慢 遮挡 有害
1. 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频率上限而得名,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应用. 下列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
A.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用声呐确定潜艇的位置
C.探测核爆炸的强度
D.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
C
)A.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用声呐确定潜艇的位置
C.探测核爆炸的强度
D.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
答案:C
2. 下列实例属于次声波应用的是 (
A.声呐测速
B.B 超成像
C.预报地震
D.清洗眼镜
C
)A.声呐测速
B.B 超成像
C.预报地震
D.清洗眼镜
答案:C
3. 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像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答案:信息 超声波 大于
4. 地震时都会伴随着一些
次声波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的产生,而普通人的耳朵却听不见. 在地震中由于房屋倒塌而使一些人员被困,他们可以通过敲击物体使其振动
发出声音,从而向外界传递信息以便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固体
传声效果比气体好的特点.答案:次声波 振动 固体
5. 如图所示为人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人类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
,某种蝴蝶飞行时在 1 min 内翅膀振动 480 次,这种翅膀振动的频率是否在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是
(选填“是”或“否”). 这个频率的声音属于次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真空中不能
(选填“能够”或“不能”)传播.答案:20Hz~20000Hz 是 次声波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