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通启东)小虎在计算$54÷9×(75+□)$时,漏抄了题中的括号,然后按四则运算的顺序计算,得到的结果是 498。正确的结果是(
738
)。答案:738
解析:
解:设□里的数为x。
漏抄括号后算式为:54÷9×75+x=498
计算得:6×75+x=498
450+x=498
x=498-450
x=48
正确算式为:54÷9×(75+48)
=6×123
=738
738
漏抄括号后算式为:54÷9×75+x=498
计算得:6×75+x=498
450+x=498
x=498-450
x=48
正确算式为:54÷9×(75+48)
=6×123
=738
738
(2)(连云港赣榆区)如图,桌子上叠放了若干本相同的书,每本书的厚度是(

2
)厘米,桌子高(74
)厘米。
答案:2 74 解析:每本书的厚度为$(88 - 80)÷(7 - 3)=2$(厘米),桌子高$80 - 3×2 = 74$(厘米)。
解析:
每本书的厚度:$(88-80)÷(7-3)=8÷4=2$(厘米)
桌子高:$80-3×2=80-6=74$(厘米)
答案:2;74
桌子高:$80-3×2=80-6=74$(厘米)
答案:2;74
(3)(扬州江都区)两个小组进行跳绳比赛,甲组6人,乙组5人。1分钟内每名同学跳绳下数记录如下表。(
| |1号|2号|3号|4号|5号|6号|
|甲组|96下|92下|88下|94下|101下|81下|
|乙组|95下|96下|87下|93下|94下| |
乙
)组同学跳绳的整体水平高,理由是(甲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比乙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少
)。| |1号|2号|3号|4号|5号|6号|
|甲组|96下|92下|88下|94下|101下|81下|
|乙组|95下|96下|87下|93下|94下| |
答案:乙 甲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比乙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少
解析:
解:甲组平均成绩:
$\begin{aligned}&(96 + 92 + 88 + 94 + 101 + 81)÷6\\=&(188 + 88 + 94 + 101 + 81)÷6\\=&(276 + 94 + 101 + 81)÷6\\=&(370 + 101 + 81)÷6\\=&(471 + 81)÷6\\=&552÷6\\=&92(\text{下})\end{aligned}$
乙组平均成绩:
$\begin{aligned}&(95 + 96 + 87 + 93 + 94)÷5\\=&(191 + 87 + 93 + 94)÷5\\=&(278 + 93 + 94)÷5\\=&(371 + 94)÷5\\=&465÷5\\=&93(\text{下})\end{aligned}$
因为$92 < 93$,所以乙组同学跳绳的整体水平高,理由是甲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比乙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少。
乙 甲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比乙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少
$\begin{aligned}&(96 + 92 + 88 + 94 + 101 + 81)÷6\\=&(188 + 88 + 94 + 101 + 81)÷6\\=&(276 + 94 + 101 + 81)÷6\\=&(370 + 101 + 81)÷6\\=&(471 + 81)÷6\\=&552÷6\\=&92(\text{下})\end{aligned}$
乙组平均成绩:
$\begin{aligned}&(95 + 96 + 87 + 93 + 94)÷5\\=&(191 + 87 + 93 + 94)÷5\\=&(278 + 93 + 94)÷5\\=&(371 + 94)÷5\\=&465÷5\\=&93(\text{下})\end{aligned}$
因为$92 < 93$,所以乙组同学跳绳的整体水平高,理由是甲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比乙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少。
乙 甲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比乙组平均每人跳绳的下数少
(4)(厦门集美区)如图所示为一张长方形纸折叠后的图形,$∠2= 50^{\circ }$,则$∠1=$

80
°。
答案:80
解析:
解:由折叠性质可知,∠2与折叠前的对应角相等,均为50°。
因为长方形的对边平行,所以∠1与两个∠2的和互补(平角为180°)。
则∠1 = 180° - 2×∠2 = 180° - 2×50° = 80°。
80
因为长方形的对边平行,所以∠1与两个∠2的和互补(平角为180°)。
则∠1 = 180° - 2×∠2 = 180° - 2×50° = 80°。
80
(1)(成都金牛区)有 10 人接受了市场调查: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去了超市多少次? 调查结果如下(单位:次):3、4、2、2、2、3、1、5、3、4。下面点子图中正确表示了这个调查结果的是(

C
)。
答案:C
解析:
1出现1次,2出现3次,3出现3次,4出现2次,5出现1次。
C
C
(2)(南通海门区)一只老虎追赶一只狐狸,狐狸掉到河里的点 A 处。狐狸想要尽快上岸,还不被老虎抓住,聪明的狐狸会选择

A.AB
B.AC
C.AD
C
这条路线。
A.AB
B.AC
C.AD
答案:C
解析:
解: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段最短”,狐狸在点A处,要尽快上岸,需选择到河岸的垂线段。观察图形,AD是点A到下方河岸的垂线段,AC是点A到下方河岸的斜线段,AB是点A到上方河岸的垂线段但老虎在上方河岸。因狐狸要尽快上岸且不被老虎抓住,应选择下方河岸的垂线段AD。
答案:C
答案:C
(3)(淮安洪泽区)晓轩从袋子中摸球(每次摸1个球,摸完后放回搅匀),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他第一次摸的是白球,则第二次一定会摸到灰球
B.若他摸了 40 次,则一定摸了 20 次灰球、20 次白球
C.若他摸了 100 次,则不可能摸了 50 次白球、50 次灰球
D.若他摸了 1000 次,则可能摸了 501 次白球、499 次灰球
D
)。
A.若他第一次摸的是白球,则第二次一定会摸到灰球
B.若他摸了 40 次,则一定摸了 20 次灰球、20 次白球
C.若他摸了 100 次,则不可能摸了 50 次白球、50 次灰球
D.若他摸了 1000 次,则可能摸了 501 次白球、499 次灰球
答案:D
解析:
袋子中有2个灰球和2个白球,共4个球,每次摸球后放回搅匀,摸到灰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均为$\frac{1}{2}$。
A. 每次摸球相互独立,第一次摸白球后,第二次仍可能摸到白球或灰球,A错误。
B. 摸40次是随机事件,不一定各摸20次,B错误。
C. 摸100次可能摸到50次白球和50次灰球,C错误。
D. 摸1000次,摸到501次白球和499次灰球是可能的,D正确。
答案:D
A. 每次摸球相互独立,第一次摸白球后,第二次仍可能摸到白球或灰球,A错误。
B. 摸40次是随机事件,不一定各摸20次,B错误。
C. 摸100次可能摸到50次白球和50次灰球,C错误。
D. 摸1000次,摸到501次白球和499次灰球是可能的,D正确。
答案:D
3.(盐城盐都区)运动会跳远比赛时,每名运动员都有三次试跳机会,以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最终成绩。阳阳在跳远比赛中,第一次犯规,后两次分别跳到了图中的位置。
(1)画一画,用线段分别表示阳阳两次跳远的距离。
(2)这两条线段互相( )。(填“垂直”或“平行”)
(3)阳阳两次的成绩分别为 220 厘米和 196 厘米,康康的成绩分别为 215 厘米、205 厘米和 210 厘米。他们谁会获胜? 请说明理由。

(1)画一画,用线段分别表示阳阳两次跳远的距离。
(2)这两条线段互相( )。(填“垂直”或“平行”)
(3)阳阳两次的成绩分别为 220 厘米和 196 厘米,康康的成绩分别为 215 厘米、205 厘米和 210 厘米。他们谁会获胜?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2) 平行 (3) 阳阳 理由:以最好的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所以阳阳的最终成绩为 220 厘米,康康的最终成绩为 215 厘米,$220 > 215$,阳阳获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