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西汉初的特殊政策催生出‘不可胜数’的富商大贾,这些富商大贾一方面对统治集团的权威构成威胁;另一方面结党营私,威胁国家安全与统一。此外,一些富商大贾在国家财政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为富不仁,不佐国家之急。”由此可知,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的直接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促进经济发展
C.打击富商大贾
D.平抑物品价格
C
)A.维护国家统一
B.促进经济发展
C.打击富商大贾
D.平抑物品价格
答案:C
5.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颁布“算缗令”,对商人、高利贷者和手工业者征税;后又颁布“告缗令”,鼓励告发隐瞒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分得没收财产的一半。此举意在(
A.缓和社会矛盾
B.扩大商品市场
C.减轻百姓负担
D.增加财政收入
D
)A.缓和社会矛盾
B.扩大商品市场
C.减轻百姓负担
D.增加财政收入
答案:D
6. (2024·苏州模拟)杨宁一主编的《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A.统一思想,加强皇权
B.以法治国,巩固统治
C.顺应自然,保障民生
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
A
)A.统一思想,加强皇权
B.以法治国,巩固统治
C.顺应自然,保障民生
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
答案:A
7. (2023·泰州)如图为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图文信息反映汉武帝时(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禁锢人们思想言行
C.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D
)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禁锢人们思想言行
C.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答案:D
8. (教材P72“知识拓展”改编)汉武帝时期确立察举制,各郡国每年按人口比例向朝廷推荐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为有效抑制徇私推荐的弊端,察举制增加了考试环节。这一做法(
A.完善了官员选拔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增强了地方实力
D.全面普及了儒学
A
)A.完善了官员选拔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增强了地方实力
D.全面普及了儒学
答案:A
9. 西汉建立之初,面对匈奴的袭扰,汉高祖采取了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改变和亲政策,开始反击匈奴。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吸取秦朝速亡教训
B.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C.儒家学说得到尊崇
D.汉朝国力逐步强盛
D
)A.吸取秦朝速亡教训
B.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C.儒家学说得到尊崇
D.汉朝国力逐步强盛
答案:D
10. 唐朝宰相窦威在《横吹曲辞·出塞》里这样写道:“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潜军渡马邑,扬旆掩龙城……”这首唐诗可用来描述下列历史人物中的(
A.秦始皇
B.卫青
C.蒙恬
D.董仲舒
B
)A.秦始皇
B.卫青
C.蒙恬
D.董仲舒
答案:B
11. 经过与匈奴的数次战争,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河西四郡的设立(
A.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B.开启了中外文化交流
C.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
D.标志西汉完成大一统
C
)A.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B.开启了中外文化交流
C.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
D.标志西汉完成大一统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