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33页解析答案
12. (学史方法·从出土文物中获取信息)“秦砖汉瓦”是古代建筑构件上的艺术典范。如图,汉代瓦当种类丰富,纹饰精美,反映了当时的艺术审美、社会状况和思想意识形态。如图瓦当中的文字(
C
)
A.表明西汉手工业分工非常精细
B.证实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来的
C.体现了汉朝大一统的思想理念
D.说明西汉重视民众的文化教育
答案:C
13. 秦始皇、汉武帝在军事征服、役使百姓、思想控制等方面的活动相类似,却造成“秦亡汉兴”的不同后果,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A.根本目的不同
B.用人标准不同
C.背景条件不同
D.实施手段不同
答案:C
14. 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受封中山靖王)金缕玉衣,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它是中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金缕玉衣本应是汉代皇帝死后穿的殓服,却在汉代诸侯王墓中出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西汉前期面临的政治困境。汉武帝针对这一困境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汉书》记载,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

(注:图一为西汉铜币五铢钱,字体清晰,重量实为五铢,不易盗铸。图二为西汉郡国齐国的铁官使用的封泥,是检验产品的证明。图三为西汉铜瓦纽“海盐右丞”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经济措施。
材料三 在儒家思想争取官方认可的东周时期,人们对孔丘表示尊敬的称呼通常是“孔子”“孔夫子”。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适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被神化的“圣人”。
——摘编自王荣芳《圣人孔子与专家孔子——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东周到汉代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你认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
答案:(1) 政治困境:诸侯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2) 措施: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3) 变化:东周时期,儒家思想在争取官方认可;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受打击;西汉,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后,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原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不同。 (4) 意义: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