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4·扬州期末)“它不仅重量以‘半两’为标准,而且形制统一——外圆内方,已是一种金属铸币。”这证实(
A.春秋始有金属货币
B.战国货币形制统一
C.秦朝出现统一货币
D.汉朝出现五铢钱
C
)A.春秋始有金属货币
B.战国货币形制统一
C.秦朝出现统一货币
D.汉朝出现五铢钱
答案:C
13. 楚汉之争中,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并利用行政能力和政治影响力都不能忽视的“秦吏”宣布政令,对秦本土的政治经济现状不作根本性触动。由此可知刘邦(
A.注重政权平稳过渡
B.施政方式过于保守
C.对前朝旧官僚妥协
D.无力与秦军相抗衡
A
)A.注重政权平稳过渡
B.施政方式过于保守
C.对前朝旧官僚妥协
D.无力与秦军相抗衡
答案:A
14. 如图中儒学在a点发展到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统一文字
B.实行“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
)A.统一文字
B.实行“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答案:D
15. 汉朝时期,匈奴地区有歌谣: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这一歌谣的出现反映了(
A.秦长城发挥的巨大作用
B.汉朝疆域已达到祁连山
C.汉朝北击匈奴取得胜利
D.匈奴离开家园向西迁徙
C
)A.秦长城发挥的巨大作用
B.汉朝疆域已达到祁连山
C.汉朝北击匈奴取得胜利
D.匈奴离开家园向西迁徙
答案:C
16. (19分)(2024·苏州太仓期末改编)中华文明的起源如同满天星斗,具有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中国学者从中国的实际材料出发,概括出进入文明社会的三个标准:一是包括农业、手工业在内的生产发展,随之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分化不断加剧,随后贫富分化;三是出现王权、国家。其中,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最主要的标志。
——摘编自王巍《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
材料二 如表是一些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遗址名称|发现地点|考古发现(部分)|
|A|浙江余姚|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锯齿状的骨镰;大量的稻谷遗存,最厚处超过1米;干栏式建筑遗迹;刻有猪纹的陶钵等。|
|B|陕西西安|40多处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遗迹;石斧、骨针、彩陶等大量生产、生活用具;多达数斗的粟;贮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材料三 陕西榆林的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年,面积逾400万平方米,以石砌的内城和外城拱卫着一块有护墙的台地,这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这里还发现了玉器、壁画等象征身份等级的物品,以及铸铜、制骨等早期“核心技术”的生产遗存。遗址中的墓葬分四类,墓葬规模由大到小,随葬品由多到少,四类墓葬极可能代表了四个不同阶层的人群。
——摘编自孙周勇等《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A、B遗址对应的名称,并归纳两处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8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石峁古城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理由。(8分)
材料一 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中国学者从中国的实际材料出发,概括出进入文明社会的三个标准:一是包括农业、手工业在内的生产发展,随之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分化不断加剧,随后贫富分化;三是出现王权、国家。其中,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最主要的标志。
——摘编自王巍《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
材料二 如表是一些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遗址名称|发现地点|考古发现(部分)|
|A|浙江余姚|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锯齿状的骨镰;大量的稻谷遗存,最厚处超过1米;干栏式建筑遗迹;刻有猪纹的陶钵等。|
|B|陕西西安|40多处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遗迹;石斧、骨针、彩陶等大量生产、生活用具;多达数斗的粟;贮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材料三 陕西榆林的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年,面积逾400万平方米,以石砌的内城和外城拱卫着一块有护墙的台地,这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这里还发现了玉器、壁画等象征身份等级的物品,以及铸铜、制骨等早期“核心技术”的生产遗存。遗址中的墓葬分四类,墓葬规模由大到小,随葬品由多到少,四类墓葬极可能代表了四个不同阶层的人群。
——摘编自孙周勇等《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A、B遗址对应的名称,并归纳两处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8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石峁古城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理由。(8分)
答案:(1)标准:生产发展,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分化加剧,出现贫富分化;出现王权、国家。(3 分)(2)遗址名称:A 为河姆渡遗址,B 为半坡遗址。(4 分)共同点:会种植农作物;会使用磨制工具;会制造陶器;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等等。(答出其中两点,4 分)(3)理由:出现铸铜、制骨等早期“核心技术”的生产遗存,表明生产的发展;遗址具备早期“宫城”的性质,表明城市的形成;石砌墙垣除防御功能外,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符合王权出现的标准;遗址中发现了象征身份等级的玉器、壁画等物品,遗址墓葬的规模及随葬品数量极可能代表四个不同阶层的人群,证明了阶层分化的存在。(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