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52页解析答案
10. (2025·江苏淮安期末)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组织力量救灾,妥善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列新闻标题与以上材料内容最匹配的是 (
D
)
A.探问生命,珍惜青春
B.居安思危,健康成长
C.绽放生命,追求荣誉
D.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答案:D
11. 每当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政府都会派出专业人员奔赴灾区,驰援救助。生命不息,救援不止,这是因为 (
C
)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应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②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③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④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12. 某校七年级(1)班举办了“敬畏生命”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生命速递]
新疆和田机场,一架飞往乌鲁木齐的客机正准备滑行起飞时,被拦了下来。原来,和田一名7岁男孩因手臂被拖拉机绞断,需紧急前往乌鲁木齐进行手术,错过时间将无法治疗。接到请求后,经多方协调,航班做出“滑回廊桥,二次开门”的决定。航行中乘务组安排专人照看男孩,一名医生旅客主动协助……这被称作一场“生命”的速递。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这场“生命”的速递。
[守望相助]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截至1月9日上午6点,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波及定日、拉孜、萨迦、萨嘎、定结等5个县26个乡镇206个村(社区),约6.15万名群众不同程度受灾。灾情面前,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火速驰援,中央单位和兄弟省市大爱同心、倾力相助,社会救援力量挺膺担当、起而毅行,灾区干部群众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凝聚起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强大合力。
(2)灾情面前,他们为什么会挺膺担当、起而毅行?
答案:(1)①得知 7 岁男孩手臂被拖拉机绞断,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我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时,我们能体悟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②在机场工作人员、医生旅客等众多人员参与的这场“生命”的速递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③敬畏生命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关怀、善待和守护他人的生命,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2)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艰难,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