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原子结构中,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D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D
2. (2024·宿迁泗洪期中)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B
)
答案:B
解析:
阳离子是指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
A: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2+8+2=1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C: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D: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答案:B
A: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2+8+2=1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C: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D: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答案:B
3. (2024·辽宁)高纯硼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x为2
B.硼原子的核外电子带正电
C.硼原子的质子数为3
D.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g
A
)
A.图中x为2
B.硼原子的核外电子带正电
C.硼原子的质子数为3
D.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g
答案:A
解析:
解: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硼原子质子数为5,核外电子数为x+3,则x+3=5,解得x=2。A正确。
核外电子带负电,B错误。
硼原子质子数为5,C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D错误。
答案:A
核外电子带负电,B错误。
硼原子质子数为5,C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D错误。
答案:A
4. 原子变成离子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① 化学性质 ② 相对原子质量 ③ 原子的电性 ④ 原子核 ⑤ 电子层数 ⑥ 最外层电子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④
D.①②④⑤
C
)① 化学性质 ② 相对原子质量 ③ 原子的电性 ④ 原子核 ⑤ 电子层数 ⑥ 最外层电子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④
D.①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原子变成离子时:
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改变,化学性质改变;
②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不变,相对原子质量不变;
③原子呈电中性,离子带电,电性改变;
④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核不变;
⑤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时电子层数减少,电子层数可能改变;
⑥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改变。
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②④。
答案:C
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改变,化学性质改变;
②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不变,相对原子质量不变;
③原子呈电中性,离子带电,电性改变;
④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核不变;
⑤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时电子层数减少,电子层数可能改变;
⑥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改变。
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②④。
答案:C
5. 关于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核电荷数相同 ② 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 钠离子(Na⁺)较稳定 ④ 核内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① 核电荷数相同 ② 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 钠离子(Na⁺)较稳定 ④ 核内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解:①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核电荷数相同,正确;
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核外电子数不同,错误;
③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稳定结构,较稳定,正确;
④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相同,正确。
结论:①③④正确,选B。
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核外电子数不同,错误;
③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稳定结构,较稳定,正确;
④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相同,正确。
结论:①③④正确,选B。
6. 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原子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A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原子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答案:A.③质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1$,是氢原子,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A正确。
B.①②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原子,B错误。
C.①质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1$,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③,C错误。
D.②质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2$,是氦原子,其构成的物质是氦气,化学性质稳定,D错误。
综上,答案是A。
B.①②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原子,B错误。
C.①质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1$,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③,C错误。
D.②质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2$,是氦原子,其构成的物质是氦气,化学性质稳定,D错误。
综上,答案是A。
7. 画出下列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 质子数为7的原子:
(2) 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的离子:
(3) 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第二层电子数的原子:
(1) 质子数为7的原子:
(2) 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的离子:
(3) 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第二层电子数的原子:
答案:
(1)
(2)
(3)
(1)

(2)

(3)

8.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几种常见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是
(2) 质子数相同的微观粒子是
(3)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微观粒子是
(4) 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1) 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是
AD
(填字母,下同)。(2) 质子数相同的微观粒子是
CD
。(3)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微观粒子是
B
。(4) 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B
。答案:(1) AD (2) CD (3) B (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