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江苏专版 第77页解析答案
8.(2024.宿迁述阳期末)二氧化氯(C1O2)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剂,广泛用于自来水的处理,其制备方法有2NaClO2+Cl2-2X+2Cl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A.X的化学式为NaCl
B.1个C1O2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N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NaClO2与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答案:B
解析: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Na、4个Cl、4个O,反应后有2个Cl、4个O,故2X中含有2个Na、2个Cl,X的化学式为NaCl,正确。
B. 1个ClO₂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错误。
C. NaClO₂中Na、Cl、O元素质量比为23:35.5:32,氯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D. NaClO₂中氯元素化合价为+3价,ClO₂中氯元素化合价为+4价,化合价不同,正确。
答案:B
9.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D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一个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答案: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反应前:2个甲分子,每个甲分子含1个B原子和3个A原子(由图知甲分子由1个大球B和3个小球A构成),共2个B原子、6个A原子。
反应后:1个丙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和3个乙分子。
丙分子含2个B原子,故3个乙分子含6个A原子,每个乙分子含2个A原子(乙分子只含A原子)。
A. 反应前分子为甲,反应后为乙和丙,分子种类改变,正确。
B. 反应物为一种(甲),生成物为两种(乙、丙),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C. 丙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正确。
D. 乙分子只含A原子,不含B原子,错误。
答案:D
10.在化学反应aA+bB= cC十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取xgA和xgB反应,则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计量数之和在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A 错误;$ x \text{ g A} $ 和 $ x \text{ g B} $ 若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总和是 $ 2x \text{ g} $,若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总和小于 $ 2x \text{ g} $,B 正确;反应物的质量比与生成物的质量比没有必然联系,C 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不是分解反应,D 错误。故本题选 B。
$11.$通过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比较下列反应$,$写出四个反应的共同点$:$  
$ ①C+O_2\xlongequal[ ]{点燃}CO_2$  $②2CO+O_2\xlongequal[ ]{点燃}2CO_2 $  
$ ③CH_4+2O_2\xlongequal[ ]{点燃}CO_2+2H_2O$  $④C_2H_5OH+3O_2\xlongequal[ ]{点燃}2CO_2+3H_2O$  
(1)
都为氧化反应
。  
(2)
反应条件都为点燃
。  
(3)
生成物都为氧化物(合理答案均可)

答案:(1) 都为氧化反应 (2) 反应条件都为点燃 (3) 生成物都为氧化物(合理答案均可)
12.将8g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里燃烧,有如表所示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g 7 8 10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g 14 16 16
(1)以上数据说明,在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1
g.
(3)第
次实验中O2有剩余,剩余
2
g。
(4)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没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没有
(填“有"或“没有”)。
答案:(1) 二 (2) 一 1 (3) 三 2 (4) 没有 解析:(1)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所以第二次实验中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2) 由于第一次实验中氧气只有 $ 7 \text{ g} $,不足 $ 8 \text{ g} $,所以硫会有剩余,剩余硫的质量 $ = 8 \text{ g} + 7 \text{ g} - 14 \text{ g} = 1 \text{ g} $。(3) 根据第二次实验完全反应,说明硫和氧气按 $ 1 : 1 $ 的质量比进行反应,$ 8 \text{ g} $ 硫最多可消耗 $ 8 \text{ g} $ 氧气,由于第三次实验中氧气的质量为 $ 10 \text{ g} $,大于 $ 8 \text{ g} $,所以氧气有剩余,剩余的质量为 $ 8 \text{ g} + 10 \text{ g} - 16 \text{ g} = 2 \text{ g} $。(4) 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
(1) 二
(2) 一;1
(3) 三;2
(4) 没有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