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启东中学作业本 2025年启东中学作业本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8页解析答案
2.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①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
②上天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③请你在秋天来。
④这个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
⑤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
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
⑦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天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A.③①④②⑥⑤⑦
B.③⑥①④②⑤⑦
C.⑤⑦⑥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⑥⑤⑦
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阅读这七个句子,可知语段介绍了济南的秋色的魅力,确定③为首句;⑥①紧承③的内容,写出了济南的秋色使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④②⑤⑦介绍了这个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所以顺序为③⑥①④②⑤⑦。故选 B。
3. (2024·河南南阳第十三中学阶段测试)七年级(1)班以“四季之美”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8分)
(1)在开展“四季之旅”活动时,活动负责人已设计好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2分)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四季。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四季。
活动三:
旅游观光,走进四季
活动四:
保护环境,美化四季

(2)同学们学完《济南的冬天》后,想拟两副对联来表现文中美景。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从下面选项中选取合适的句子填在横线上,组成两副对联。(只填序号)(2分)
对联一:有山有水美如画,

对联二:
,白雪山尖白
①暖风暖阳恰似春 ②无风无寒暖似春 ③绿萍水中绿 ④绿萍映水绿
(3)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概括其中主要提到了关于“冬至”哪四个方面的内容。(4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圭表观测日影长短,测出了冬至时间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所以冬至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等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习俗。
①冬至时间的确定;②冬至名字的由来;③冬至的气候特征;④我国冬至的习俗

答案:
(1)示例:旅游观光,走进四季。 保护环境,美化四季。
(2)② ③ 【解析】从主题上看,需根据《济南的冬天》的内容去选择上下联。对联一:“无风无寒”对应上联“有山有水”,“暖似春”对应“美如画”,两组短语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且上联“画”与下联“春”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故选②。对联二:上联名词“绿萍”对下联名词“白雪”,“水中绿”对应“山尖白”,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且上联尾字“绿”与下联尾字“白”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故选③。
(3)①冬至时间的确定;②冬至名字的由来;③冬至的气候特征;④我国冬至的习俗。
4. 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济南冬天下小雪后的秀美景色
。(2分)
5. 这段文字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景的,表明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依次是: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2分)
6. 品析语言。(6分)
(1)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将加点的“顶”换成“覆盖”好不好?为什么?)(3分)
不好。“顶”字准确地写出了树尖儿上的雪并不多,堆积得不厚,形象感、动态感强,而“覆盖”则表示雪大,把树尖儿都包裹住了,这与本段写“小雪”不符,所以不能换。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腰薄雪惹人怜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7. 最后一句中的“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秀气”强调了济南雪后山景美丽而娇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怜爱之情。

答案:4. 济南冬天下小雪后的秀美景色 5.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6.
(1)不好。“顶”字准确地写出了树尖儿上的雪并不多,堆积得不厚,形象感、动态感强,而“覆盖”则表示雪大,把树尖儿都包裹住了,这与本段写“小雪”不符,所以不能换。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腰薄雪惹人怜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7.“秀气”强调了济南雪后山景美丽而娇弱的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怜爱之情。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