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学习策略】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原句|方法|释义|
|非宁静无以致远|联想成语法:学以致用|(1)致:
|非学无以广才|上下文联系法|(2)广:
|年与时驰|查阅词典法:①疾行,指迅速逝去;②传播,传扬;③向往。|(3)驰: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6. 结合加点词语,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体会下面句子的语气和情感。(3分)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7. 选文与链接材料都提到了“静”,请指出两文对“静”的理解的异同。(4分)
【链接材料】传曰:“仁者静。”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凡遇一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以应之,此心凝然不动,如澄潭,如古井,则志一动气,外间之纷扰皆退听矣。
(选自《聪训斋语》)
|原句|方法|释义|
|非宁静无以致远|联想成语法:学以致用|(1)致:
达到
||非学无以广才|上下文联系法|(2)广:
增长
||年与时驰|查阅词典法:①疾行,指迅速逝去;②传播,传扬;③向往。|(3)驰:
①
(填序号)|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6. 结合加点词语,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体会下面句子的语气和情感。(3分)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两处"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性,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7. 选文与链接材料都提到了“静”,请指出两文对“静”的理解的异同。(4分)
【链接材料】传曰:“仁者静。”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凡遇一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以应之,此心凝然不动,如澄潭,如古井,则志一动气,外间之纷扰皆退听矣。
(选自《聪训斋语》)
同:都提到内心世界保持宁静,修养身心。异:选文强调宁静专一的状态可以让人专心学习,链接材料强调的是心情不可轻易躁动。
答案:4.
(1)达到
(2)增长
(3)① 5.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6."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两处"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性,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7.同:都提到内心世界保持宁静,修养身心。异:选文强调宁静专一的状态可以让人专心学习,链接材料强调的是心情不可轻易躁动。
(1)达到
(2)增长
(3)① 5.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6."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两处"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性,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7.同:都提到内心世界保持宁静,修养身心。异:选文强调宁静专一的状态可以让人专心学习,链接材料强调的是心情不可轻易躁动。
1.【学习策略】参照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文中字词|方法|释义|
|训子书|课内迁移法:《诫子书》|(1)
|与鸟兽何异|勾连成语法:大同小异|(2)
|人岂无全用哉|语境推测法|(3)
|物固有小而益大|查阅词典法:①地势险要,城郭坚固;②固陋,浅薄;③本来;④所以,因此。|(4)
2. 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应事以精
3. 给乙文中方框处选一个恰当的语气词,并说明理由。(3分)
A. 耶 B. 矣
选
4.【情境设题】根据语境完成填空。(7分)
《饮马长城窟行(节选)》一诗中,(1)
从“长跪”这个动作,我读出了收信人对这封书信的(2)
是啊,由此可见,读古诗文要关注重点词、关键句,如我们学过的《诫子书》中(3)
我觉得标点符号也很重要。如《训子书》第一段连用两个问号,作者告诫儿子要(4)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训子”“诫子”之类的家书,在表达对孩子的厚望时,语气都比较(5)
|文中字词|方法|释义|
|训子书|课内迁移法:《诫子书》|(1)
告诫,劝勉
||与鸟兽何异|勾连成语法:大同小异|(2)
不同
||人岂无全用哉|语境推测法|(3)
难道
||物固有小而益大|查阅词典法:①地势险要,城郭坚固;②固陋,浅薄;③本来;④所以,因此。|(4)
③
|2. 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应事以精
/
不畏不成形/
造物以神/
不患不为器3. 给乙文中方框处选一个恰当的语气词,并说明理由。(3分)
A. 耶 B. 矣
选
B
,理由:"耶"表疑问或反问语气,"矣"表感叹或陈述语气,"庶不愧于父母妻子"意思是尽了自己的主观力量就无愧于父母妻子儿女了,是一个陈述句,为陈述语气,故选"矣"。
4.【情境设题】根据语境完成填空。(7分)
《饮马长城窟行(节选)》一诗中,(1)
双鲤鱼
尺素书
两个词巧妙地指代了书信,真有意思。从“长跪”这个动作,我读出了收信人对这封书信的(2)
珍视、恭敬
。是啊,由此可见,读古诗文要关注重点词、关键句,如我们学过的《诫子书》中(3)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来劝勉孩子明确志向、静心学习。我觉得标点符号也很重要。如《训子书》第一段连用两个问号,作者告诫儿子要(4)
奋发向上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训子”“诫子”之类的家书,在表达对孩子的厚望时,语气都比较(5)
直接而严厉
。答案:1.
(1)告诫,劝勉
(2)不同
(3)难道
(4)③
2.应事以精/不畏不成形/造物以神/不患不为器
3.B 理由:"耶"表疑问或反问语气,"矣"表感叹或陈述语气,"庶不愧于父母妻子"意思是尽了自己的主观力量就无愧于父母妻子儿女了,是一个陈述句,为陈述语气,故选"矣"。
4.
(1)双鲤鱼 尺素书
(2)珍视、恭敬
(3)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4)奋发向上;珍惜时间;接受教诲(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5)直接而严厉(意思相近即可)
(1)告诫,劝勉
(2)不同
(3)难道
(4)③
2.应事以精/不畏不成形/造物以神/不患不为器
3.B 理由:"耶"表疑问或反问语气,"矣"表感叹或陈述语气,"庶不愧于父母妻子"意思是尽了自己的主观力量就无愧于父母妻子儿女了,是一个陈述句,为陈述语气,故选"矣"。
4.
(1)双鲤鱼 尺素书
(2)珍视、恭敬
(3)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4)奋发向上;珍惜时间;接受教诲(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5)直接而严厉(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