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超过180000000公顷,合
1800000
平方千米。答案:1800000 【提示】1平方千米=100公顷
解析:
1800000
(2)一个正方形果园,周长为2000米,这个果园的占地面积是(
25
)公顷。答案:25 【提示】2000÷4=500(米),500×500=250000(平方米),250000平方米=25公顷。
(3)用一根长28厘米的铁丝恰好围成一个梯形,梯形的两条腰分别长9厘米和7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36
)平方厘米。答案:36 【提示】先求出梯形上、下底的和是28 - 9 - 7=12(厘米),再求出面积是12×6÷2=36(平方厘米)。
解析:
梯形上、下底的和:$28 - 9 - 7 = 12$(厘米)
梯形的面积:$12 × 6 ÷ 2 = 36$(平方厘米)
36
梯形的面积:$12 × 6 ÷ 2 = 36$(平方厘米)
36
(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米,下底是8米,高是5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35
)平方米。答案:35 【提示】(6+8)×5÷2=35(平方米)
2.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1)
(2)
(3)
(1)

(2)

(3)

答案:
(1)$6×8÷2=24(cm^{2})$
(2)$10×4=40(cm^{2})$
(3)$(9+13)×5÷2=55(m^{2})$【提示】利用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面积。
(1)$6×8÷2=24(cm^{2})$
(2)$10×4=40(cm^{2})$
(3)$(9+13)×5÷2=55(m^{2})$【提示】利用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面积。
3. 茅山地处江苏省西南部,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10千米,如果区域面积是一个长方形,那么区域面积约(
900
)平方千米,山体总面积约450平方千米。是秦淮水系东支、太湖水系西支的源头和分水岭之一。主峰为大茅峰,海拔约373米。茅山的区域面积是(90000
)公顷,山体总面积是(450000000
)平方米。除了山体面积是(450
)平方千米。答案:900 90000 450000000 450【提示】根据题意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面积,再将面积单位进行转化。
解析:
900 90000 450000000 450
4. 人工湖,又称人造湖,是一种用于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一个梯形人工湖占地36公顷,它的下底是1800米,高是240米。求这个梯形人工湖的上底长。
答案:36公顷=360000平方米$360000×2÷240 - 1800=1200$(米)【提示】先转化单位名称,再根据面积公式的逆运用求出梯形上底。
解析:
36公顷=360000平方米
$360000×2÷240 - 1800=1200$(米)
$360000×2÷240 - 1800=1200$(米)
5. 数学文化 “一射之地”距离 古代“一射之地”是指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长度在120~170米之间。若“一射之地”的长度是125米,假如你是弓箭手,在宽多少米的土地上射一箭才能得到1公顷的长方形面积?
答案: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125=80$(米)【提示】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宽,用面积除以长等于宽。
解析: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125 = 80$(米)
$10000÷125 = 80$(米)
6. 右下图(单位:千米)是一块正方形土地,涂色部分的面积之和是多少公顷?


答案:$5×6÷2×2=30$(平方千米)30平方千米=3000公顷【提示】由图可知,两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C的面积相等,且分别包含了两个相等的空白三角形,则剩余图形的面积相等,即涂色部分的面积之和是三角形BFC面积的2倍。
解析:
$5×6÷2×2=30$(平方千米)
30平方千米=3000公顷
答:涂色部分的面积之和是3000公顷。
30平方千米=3000公顷
答:涂色部分的面积之和是3000公顷。
7. 如右下图,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重叠在一起,求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答案:
$(10 - 3+10)×4÷2=34$(平方厘米)【提示】如下图,$S_{1}+S_{2}=S_{3}+S_{2}$,可知$S_{1}=S_{3}$,而$S_{1}=(10 - 3+10)×4÷2=34$(平方厘米),所以$S_{3}=34$平方厘米。
$(10 - 3+10)×4÷2=34$(平方厘米)【提示】如下图,$S_{1}+S_{2}=S_{3}+S_{2}$,可知$S_{1}=S_{3}$,而$S_{1}=(10 - 3+10)×4÷2=34$(平方厘米),所以$S_{3}=34$平方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