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答案:山川之美
(2)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答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 (王绩《野望》)答案:长歌怀采薇
(4)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答案: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5)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答案:日暮乡关何处是
(6)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答案:萧关逢候骑
(7)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荆门送别》)答案:江入大荒流
2. (2024·福建三明期中选编)根据语境,补写古诗文名句。
文人笔下的风景有着别样的意境意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1)
文人笔下的风景有着别样的意境意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1)
绿杨阴里白沙堤
”道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2) 绿叶发华滋
”,诗人独赏春日佳景,顿生思念之情;王维《使至塞上》“(3)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以瑰丽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奇特雄浑的风光;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4) 白云千载空悠悠
”抒发了物是人非、世事苍茫的感慨;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两岸石壁,(5)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6) 四时俱备
”在清爽宜人的山川画卷上平添了绚烂辉煌的一笔;面对奇山异水,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7)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答案:(1)绿杨阴里白沙堤 (2)绿叶发华滋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白云千载空悠悠 (5)五色交辉 (6)四时俱备 (7)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写景技巧|示例|感受|
|抓住景物的特征|(1)
|描述听觉、视觉等感受|(2) 空谷传响,
|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动静结合|(4)
|运用衬托手法|(6)
|写景还要融入情感|(7)
|抓住景物的特征|(1)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字写出了早春的小草刚破土的样子,妙极了。||描述听觉、视觉等感受|(2)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3)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可入诗文。||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动静结合|(4)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5)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俯仰之间,远近皆是美景;动静之中,山林自有意趣。||运用衬托手法|(6)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刘桢《赠从弟》(其二)]|写风势的猛烈,更衬出松柏的刚劲。||写景还要融入情感|(7)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滚滚江流,融合着李白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答案:(1)乱花渐欲迷人眼 (2)哀转久绝 (3)树树皆秋色 (4)晴川历历汉阳树 (5)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6)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7)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