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庄严地______(伫立 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南部,天安门南约463米、① 正阳门北约440米左右的南北中轴线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juān刻着毛泽东同志1955年6月9日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身背面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小楷字体碑文。碑顶是上有卷云下有重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juān(
(2)请选出正确的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庄严地
(3)下列对①②句语病病因及修改意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①句成分赘余,可删去“左右”。
B. ①句成分赘余,可删去“约”。
C. ②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建造”或“而建”。
D. ②句成分残缺,应在“和”字后加上“捍卫”。
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庄严地______(伫立 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南部,天安门南约463米、① 正阳门北约440米左右的南北中轴线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juān刻着毛泽东同志1955年6月9日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身背面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小楷字体碑文。碑顶是上有卷云下有重
幔
的小庑殿顶。②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是为纪念那些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从它建成之日起,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华儿女前来瞻仰。它承载着整个国家和民族对英雄先烈的纪念与缅怀。(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juān(
镌
)刻 重幔
(màn
)(2)请选出正确的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庄严地
矗立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南部(3)下列对①②句语病病因及修改意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
)A. ①句成分赘余,可删去“左右”。
B. ①句成分赘余,可删去“约”。
C. ②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建造”或“而建”。
D. ②句成分残缺,应在“和”字后加上“捍卫”。
答案:1. (1) 镌 màn (2) 矗立 (3) D 解析:①句成分赘余,应删去“左右”或“约”;②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建造”或“而建”。
2. 本文在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时有一些改动,请阅读下面的原句与改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动。
[原句]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改句]大部分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原因:
[原句]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改句]大部分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原因:
将原句中的“每幅”改为“大部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原句中的“性格”是不能从浮雕外表形象上看出的,删去之后更严谨。
答案:2. 将原句中的“每幅”改为“大部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原句中的“性格”是不能从浮雕外表形象上看出的,删去之后更严谨。
3. 标题“读碑”中的“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两次读碑,认识有什么变化?______
4. 文章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且独立成段,请你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______
5. 文章中画线的甲、乙两个句子,或在表达上有特色,或在内容上含义深刻。请你选择其中一句进行解读。______
6. (链接课文)比较课文和《读碑》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______
标题中的“读”是感悟(或:领悟、思考)的意思。 作者以前认为纪念碑是用来纪念革命先烈的,并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后来感悟到纪念碑是由无数英雄儿女的生命构筑的(或:它承载了我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历史,是无数先烈生命和精神的象征)。
4. 文章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且独立成段,请你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______
结构上总领全文,突出所述事物;内容上强调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我”心中所占的分量很重。
5. 文章中画线的甲、乙两个句子,或在表达上有特色,或在内容上含义深刻。请你选择其中一句进行解读。______
示例一:甲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庄严、雄伟、壮观,体现了“我”瞻仰时对纪念碑的缅怀、敬仰和印象深刻。 示例二:乙句写出了“我”看到那对母子瞻仰纪念碑的情形后,内心翻涌起不忘革命历史、珍惜现在幸福生活、展望美好未来的复杂情感。含义深刻,意蕴丰富。
6. (链接课文)比较课文和《读碑》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______
同:两篇文章都写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庄严、雄伟、壮观,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以自己瞻仰纪念碑的过程为轴线,以回顾中国革命的史迹为经线,以纪念碑的空间顺序为纬线,立体地呈现了纪念碑的建筑形式、承载内容和历史分量,使得文章既简练清晰,又厚重深沉。《读碑》是一篇散文,记叙了作者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程,体会到了纪念碑所承载的沉重历史分量和中华民族为了国家的胜利、人民的幸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让我们在巨大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答案:3. 标题中的“读”是感悟(或:领悟、思考)的意思。 作者以前认为纪念碑是用来纪念革命先烈的,并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后来感悟到纪念碑是由无数英雄儿女的生命构筑的(或:它承载了我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历史,是无数先烈生命和精神的象征)。 4. 结构上总领全文,突出所述事物;内容上强调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我”心中所占的分量很重。 5. 示例一:甲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庄严、雄伟、壮观,体现了“我”瞻仰时对纪念碑的缅怀、敬仰和印象深刻。 示例二:乙句写出了“我”看到那对母子瞻仰纪念碑的情形后,内心翻涌起不忘革命历史、珍惜现在幸福生活、展望美好未来的复杂情感。含义深刻,意蕴丰富。 6. 同:两篇文章都写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庄严、雄伟、壮观,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以自己瞻仰纪念碑的过程为轴线,以回顾中国革命的史迹为经线,以纪念碑的空间顺序为纬线,立体地呈现了纪念碑的建筑形式、承载内容和历史分量,使得文章既简练清晰,又厚重深沉。《读碑》是一篇散文,记叙了作者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程,体会到了纪念碑所承载的沉重历史分量和中华民族为了国家的胜利、人民的幸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让我们在巨大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