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案:C 解析:正确划分为“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
(2) 杜甫的《春望》一诗通过
(3) 《雁门太守行》中的
(4) 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诗句:
(5) 李清照的《渔家傲》一词中,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特壮丽奠定基调的词句:
(1)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 杜甫的《春望》一诗通过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3) 《雁门太守行》中的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两句,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4) 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 李清照的《渔家傲》一词中,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特壮丽奠定基调的词句: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答案:(1)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4)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C.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D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C.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答案:D 解析: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4. 如果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为“望”好不好?请说说原因。
5.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6.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不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南山美景有意而望,而是在采菊时南山美景无意中映人诗人眼帘的状态。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境。
5.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6.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其中蕴含着人生真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道怎样表达。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表达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答案:4. 不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南山美景有意而望,而是在采菊时南山美景无意中映人诗人眼帘的状态。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境。 5. 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6. 其中蕴含着人生真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道怎样表达。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表达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7. 请从炼字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8.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黄金台”和“玉龙”分别指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一:“压”字,本义为“逼近”“压迫”。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衬托出守军将士的士气高昂、严阵以待。 示例二: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衬托出守军将士的士气高昂、严阵以待。
8.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黄金台”和“玉龙”分别指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所筑,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后用来指招揽贤士的地方。“玉龙”指宝剑。赞扬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答案:7. 示例一:“压”字,本义为“逼近”“压迫”。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衬托出守军将士的士气高昂、严阵以待。 示例二: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衬托出守军将士的士气高昂、严阵以待。 8. “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所筑,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后用来指招揽贤士的地方。“玉龙”指宝剑。赞扬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