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一联写景颇有特色,除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加以赏析。
10. (链接课文)本诗与杜甫的《春望》一诗同写“春望”,杜甫与李梦阳在各自的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从触觉和视觉的角度,通过原野之“寒”和林鸦逆“雨”回巢生动形象地渲染出环境的萧条,突出故城遗址的荒凉,从而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担忧。
10. (链接课文)本诗与杜甫的《春望》一诗同写“春望”,杜甫与李梦阳在各自的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古城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故城不再的遗憾、感伤及对时局的隐忧。
答案:9. 诗人从触觉和视觉的角度,通过原野之“寒”和林鸦逆“雨”回巢生动形象地渲染出环境的萧条,突出故城遗址的荒凉,从而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担忧。 10.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古城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故城不再的遗憾、感伤及对时局的隐忧。
[甲]渔家傲①
曹组
水上落红时片片,江头雪絮飞缭乱。渺渺碧波天漾远。平沙暖,花风一阵萍香满。
晚来醉著无人唤,残阳已在青山半。睡觉②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③来弱缆风吹断。
[乙]渔家傲
净端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再奈④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注释]① 两首词均选自《全宋词》。 ② 觉:睡醒。 ③ 元:同“原”。 ④ 奈:怎奈,无奈。
11. 下列情境在两首词中都出现的一项是( )
A. 夕阳西下
B. 落英缤纷
C. 船行江上
D. 人声鼎沸
12. 两词都表现了人物心境的变化。请你参照甲词的分析示例,分析乙词中人物心境的变化。
示例:甲词中人物酒醉酣睡,是轻松;醒来之时风景改变,是疑惑;明白风吹缆断,是恍然大悟。______
曹组
水上落红时片片,江头雪絮飞缭乱。渺渺碧波天漾远。平沙暖,花风一阵萍香满。
晚来醉著无人唤,残阳已在青山半。睡觉②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③来弱缆风吹断。
[乙]渔家傲
净端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再奈④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注释]① 两首词均选自《全宋词》。 ② 觉:睡醒。 ③ 元:同“原”。 ④ 奈:怎奈,无奈。
11. 下列情境在两首词中都出现的一项是( )
A. 夕阳西下
B. 落英缤纷
C. 船行江上
D. 人声鼎沸
12. 两词都表现了人物心境的变化。请你参照甲词的分析示例,分析乙词中人物心境的变化。
示例:甲词中人物酒醉酣睡,是轻松;醒来之时风景改变,是疑惑;明白风吹缆断,是恍然大悟。______
答案:11. C 解析:甲词中的“睡觉只疑花改岸”与乙词中的“轻舟再奈长江讨”都出现船行江上的情境。 12. 示例:乙词中人物钓鱼至晓,突闻声音喧扰,是烦躁;换地添饵重钓,是无奈;钓的鱼儿船里跳,是兴奋;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是满足。
13. (1)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2) 下联:陶渊明,
陶渊明与菊花
学习任务:
搜集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 下联:陶渊明,
东篱采菊
,悠然见南山
答案:(1) 陶渊明与菊花 搜集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 东篱采菊 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