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甲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 用“/”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况 又 有 贤 良 之 士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并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
(2)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大人:
4.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内容,分别概述杜荀鹤、孟子、墨子三人的政治主张。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B
)2. 用“/”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况 又 有 贤 良 之 士
/
厚 乎 德 行/
辩 乎 言 谈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并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百姓定居(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国:
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2)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因此当权者的任务,就在于聚集贤能之士罢了。
大人:
古义:地位尊贵的人。今义:成人。
4.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内容,分别概述杜荀鹤、孟子、墨子三人的政治主张。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①杜荀鹤主张统治者要体恤百姓,减轻赋税,让百姓安居乐业。②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强调“人和”(得道)比天时、地利更重要。③墨子主张尚贤,他认为贤能的官吏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辅佐。 示例:墨子思想的关键在于:将人才视为动态发展的战略资源,而非静态的管理对象。无论是国家治理、企业竞争还是个人成长,只有建立“尚贤事能”的生态系统,才能在不确定性强的时代中实现“兼爱”与“共赢”。
答案:1. B 解析:A.有误,丈夫不是为国杀敌而死,而是死于战乱。C.有误,前三联具体描述寡妇的生活,是实写,尾联是议论。D.有误,尾联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借寡妇的遭遇揭露社会黑暗,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的强烈控诉。 2. 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 3.(1)使百姓定居(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古义:国防。今义:国家。(2)因此当权者的任务,就在于聚集贤能之士罢了。古义:地位尊贵的人。今义:成人。 4. ①杜荀鹤主张统治者要体恤百姓,减轻赋税,让百姓安居乐业。②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强调“人和”(得道)比天时、地利更重要。③墨子主张尚贤,他认为贤能的官吏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辅佐。 示例:墨子思想的关键在于:将人才视为动态发展的战略资源,而非静态的管理对象。无论是国家治理、企业竞争还是个人成长,只有建立“尚贤事能”的生态系统,才能在不确定性强的时代中实现“兼爱”与“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