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92页解析答案
1. 下面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择正确位置:
ACE
。(填字母)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烈侯
音(
喜爱
)
(2)
之可(
使……富有
)
(3)
一月(
相隔一段时间
)
(4)所与无不充,君
(
同“悦”,高兴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并写出句子的一种翻译方法。
(1)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
烈侯派使者对相国说:“给歌者的田地赏赐姑且停止(不要给了)。”

翻译方法:
留。“烈侯”是封号,“相国”是官职名。保留。

(2)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翻译方法:
调。“甚矣,汝之不惠”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4. 选文通过多重对比,揭示战国政治转型期的深层矛盾。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就“精妙的对比”话题发表的看法,请你从不同角度也发表自己的见解。
甲:烈侯欲赐田于歌者,反映战国初期土地分封仍为重要统治手段,番吾君强调“进士”,指向军功爵制兴起背景下,人才选拔机制从血缘亲疏向能力本位的转型需求。二者对比,揭示战国政治从“私属恩赏”到“公器国用”的演变趋势。
乙:番吾君以“自代来”的局外人身份打破僵局,直指公仲“四年无进士”的执政缺陷,推荐牛畜等三人,展现进取精神。一“守”一“攻”的对比,暗示赵国政坛新旧势力更替的必然。
我:
示例:烈侯欲赏“郑歌者”万亩田(艺术价值≠治国价值),最终却赏赐“相国衣二袭”(奖赏真正治国者)。荒诞与理性的对比,暗讽“以私爱定赏罚”的危害。

答案:1. ACE 2.(1)喜爱 (2)使……富有 (3)相隔一段时间 (4)同“悦”,高兴 3.(1)烈侯派使者对相国说:“给歌者的田地赏赐姑且停止(不要给了)。” 留。“烈侯”是封号,“相国”是官职名。保留。(2)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调。“甚矣,汝之不惠”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4. 示例:烈侯欲赏“郑歌者”万亩田(艺术价值≠治国价值),最终却赏赐“相国衣二袭”(奖赏真正治国者)。荒诞与理性的对比,暗讽“以私爱定赏罚”的危害。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