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文是以“树”为线索行文的,请通读全文,完成表格。(4分)
|树|树的结局|“我”的情感|
|外婆种下的杏树|(1)
|学校里的桂树|被攀折得遍体鳞伤,片叶不留|(2)
|“我”种下的水杉树|(3)
1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4分)
13. 第②段写梁四奶奶接到杏子的反应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14.(链接课文)请从散文内容、语言、情感中任选一个角度,具体分析本文和《昆明的雨》的相似点。(6分)
|树|树的结局|“我”的情感|
|外婆种下的杏树|(1)
了无生机,慢慢枯死
|凄然||学校里的桂树|被攀折得遍体鳞伤,片叶不留|(2)
心疼怜惜
||“我”种下的水杉树|(3)
遭人砍伐,不见踪影
|(4)极度悲痛
|1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4分)
运用了拟人及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株水杉不同的生长状态,表达了“我”内心的歉疚之情。
13. 第②段写梁四奶奶接到杏子的反应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承接了上文外公把杏子送给同村各户人家,写出了梁四奶奶对“我”外婆的思念之情,同时表现了邻里之间深厚的情谊。
14.(链接课文)请从散文内容、语言、情感中任选一个角度,具体分析本文和《昆明的雨》的相似点。(6分)
示例一:选内容角度。本文与《昆明的雨》都是回忆类的散文。本文主要回忆“我”老家院子里的杏树,爷爷收藏杏核,学校里的桂树,“我”和孩子们种植水杉等事情;《昆明的雨》回忆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缅桂花、杨梅等事物。两篇散文记叙的内容都是生活中的琐事,拾取的都是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带着浓浓的烟火味儿。 示例二:选语言角度。两篇散文都是娓娓道来,语言如话家常,平淡自然,但都含蓄有味。如本文中“再端来一碗猪骨头汤,让我跪着,泼到杏树的根下,既是敬杏树,也是祭外婆”语言很平淡,但包含了“我”对外婆深深的怀念;《昆明的雨》中对于炒菌子的描写非常细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昆明的无限留恋。
答案:11. (1) 了无生机,慢慢枯死 (2) 心疼怜惜 (3) 遭人砍伐,不见踪影 (4) 极度悲痛 12. 运用了拟人及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株水杉不同的生长状态,表达了“我”内心的歉疚之情。 13. 承接了上文外公把杏子送给同村各户人家,写出了梁四奶奶对“我”外婆的思念之情,同时表现了邻里之间深厚的情谊。 14. 示例一:选内容角度。本文与《昆明的雨》都是回忆类的散文。本文主要回忆“我”老家院子里的杏树,爷爷收藏杏核,学校里的桂树,“我”和孩子们种植水杉等事情;《昆明的雨》回忆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缅桂花、杨梅等事物。两篇散文记叙的内容都是生活中的琐事,拾取的都是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带着浓浓的烟火味儿。 示例二:选语言角度。两篇散文都是娓娓道来,语言如话家常,平淡自然,但都含蓄有味。如本文中“再端来一碗猪骨头汤,让我跪着,泼到杏树的根下,既是敬杏树,也是祭外婆”语言很平淡,但包含了“我”对外婆深深的怀念;《昆明的雨》中对于炒菌子的描写非常细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昆明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