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名著阅读。(8分)
(1)《红岩》一直沿用“红岩青松”的经典封面,让读者过目不忘。请你说说“红岩青松”的寓意。(4分)______

(2)“经典见证:团结产生力量”是班级本期板报的题目,请你概述《红岩》中的某次斗争经历,作为该板报的内容。(4分)______
(1)《红岩》一直沿用“红岩青松”的经典封面,让读者过目不忘。请你说说“红岩青松”的寓意。(4分)______

(2)“经典见证:团结产生力量”是班级本期板报的题目,请你概述《红岩》中的某次斗争经历,作为该板报的内容。(4分)______
答案:4. (1) “红色”象征着革命,岩石非常坚硬,象征着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的精神。借青松凌霜傲雪、不畏严寒的形象,赞扬革命者为真理献身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 (2) 示例:狱中的战友们团结一心,集体绝食抗议集中营中敌人的暴行,终于获得了追悼战友(龙光华)的权利。
5. 诗人笔下的《杭州春望图》,以春柳、春草、春树及江水、湖水的
6. 这首诗和《钱塘湖春行》都描写了杭州春天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杭州春日美景同样的情感。但两诗的最后一联采用的抒情方式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3分)
青(或:绿)
为主色,又以红裙彩绫
青旗梨花
等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把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散发着浓郁的春意。(3分)6. 这首诗和《钱塘湖春行》都描写了杭州春天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杭州春日美景同样的情感。但两诗的最后一联采用的抒情方式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3分)
本诗最后一联运用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间接表达了诗人对杭州春景的喜爱之情。《钱塘湖春行》的最后一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景象的喜爱之情。
答案:5. 青(或:绿) 红裙彩绫 青旗梨花 6. 本诗最后一联运用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间接表达了诗人对杭州春景的喜爱之情。《钱塘湖春行》的最后一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景象的喜爱之情。
7. (1) 吾有三遗
8. 终至一夫夜呼
9. (1)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0. 请以文中的故事为例,谈一谈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句话的理解。(4分)
恨
(怨恨
) (2)负
而前驱(背着
) (3)及
凯旋而纳之(等到
) (4)朝政皆
废(都
)8. 终至一夫夜呼
/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不知所归9. (1)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志向!
(2)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10. 请以文中的故事为例,谈一谈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句话的理解。(4分)
示例:庄宗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不忘父亲的遗言,积极进取,最终“告以成功”;平定天下之后,却“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这一事例,正好验证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
答案:7. (1) 怨恨 (2) 背着 (3) 等到 (4) 都 8. 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 9. (1) 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志向! (2) 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10. 示例:庄宗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不忘父亲的遗言,积极进取,最终“告以成功”;平定天下之后,却“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这一事例,正好验证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