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41页解析答案
14. 第⑥段“坚硬的塬面上,深深的车辙老成了两道岁月的皱纹”一句中,“老”字用得是否恰当?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______
“老”字用得恰当,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沧桑;暗示古丝绸之路上车马之多,贸易之盛,是要隘之地;表现了作者对古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的崇敬与问候。

15. 文中借岑参的诗礼赞了“大将军”卫青,《周亚夫军细柳》中也刻画了一位“真将军”周亚夫,下列诗句传达的情感,与这两位“将军”的形象不符的一项是(3分) (
D
)
16. 读完全文,请你说说文章开头“作为一个长安人,总该向西一次”这句话里包含了哪些意蕴。(6分)______
①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作为长安人,自然应该去探访;② “向西一次”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西部山河的雄奇气势;③ “向西一次”可以感受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④ “向西一次”是对张骞开辟丝路壮举的敬佩;⑤ “向西一次”是对丝绸古道上保家卫国的“英雄”的致敬;⑥ “向西一次”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礼赞;⑦ “向西一次”可以领略古驿道的新貌,感受新时代的气象。

17. 小州设计了一张“丝路风铃”明信片,想寄给远方的友人。请你根据对第⑭段画线的句子的理解,写一首“出塞歌”(小诗),作为写在明信片上的寄语。(不少于4行)(6分)
______
示例:一条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在塞外/演绎千年不灭之梦

答案:14. “老”字用得恰当,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沧桑;暗示古丝绸之路上车马之多,贸易之盛,是要隘之地;表现了作者对古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的崇敬与问候。 15. D 解析:D. 意思是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埋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被销蚀掉。我把它磨光洗净,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借物兴起,遥想古战场,引发对前朝人物、事迹的慨叹。与这两位“将军”的形象不符。 16. ①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作为长安人,自然应该去探访;② “向西一次”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西部山河的雄奇气势;③ “向西一次”可以感受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④ “向西一次”是对张骞开辟丝路壮举的敬佩;⑤ “向西一次”是对丝绸古道上保家卫国的“英雄”的致敬;⑥ “向西一次”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礼赞;⑦ “向西一次”可以领略古驿道的新貌,感受新时代的气象。 17. 示例:一条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在塞外/演绎千年不灭之梦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