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44页解析答案
4. 名著阅读。(8分)
(1) 闻一多在《最后一次讲演》中讲道:“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请结合《红岩》具体情节,说说“牺牲精神”是怎样在江姐身上体现的?(4分)
彭松涛在组织武装起义时不幸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奔赴斗争的最前线;江姐在万县被捕,关押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她始终坚贞不屈,正气凛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2) (2024·扬州中考改编)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请以小说《红岩》中的刘思扬为例,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他”人生紧要处的一步及产生的影响。(4分)
示例:在《红岩》中,刘思扬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却坚定地选择了背叛自己的阶级,投身于革命事业。这关键的一步展现了他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使他成为共产主义的坚定战士。尽管在狱中遭受了残酷的折磨,但他始终坚守信仰,毫不退缩。他的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高尚品质,也为革命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答案:4. (1) 彭松涛在组织武装起义时不幸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奔赴斗争的最前线;江姐在万县被捕,关押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她始终坚贞不屈,正气凛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2) 示例:在《红岩》中,刘思扬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却坚定地选择了背叛自己的阶级,投身于革命事业。这关键的一步展现了他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使他成为共产主义的坚定战士。尽管在狱中遭受了残酷的折磨,但他始终坚守信仰,毫不退缩。他的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高尚品质,也为革命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5. (1)
平素、一向
(2)
(3)
(4)

6. ( )
D

7.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8. (1)
李广几次亲自请求随行,天子认为(他)已年老,没有答应。
(2)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9.
用善骑射,杀首虏多

10.
对比(或:用典)
对自己备受猜忌、屡遭贬谪的不满(或:被小人算计的愁闷或气愤)
自嘲
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恨)

11.
示例一:我认为 A 句最合适。理由:李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武艺高强,战功赫赫,且在战场上,智勇双全,冷静逃脱敌人的抓捕。可见他是一位真将军。 示例二:我认为 B 句最合适。理由:李广重伤被捕时,没有屈服投降,而是假死,伺机逃脱。匈奴的追捕者用几百骑兵来追捕他,他一边骑马一边射杀追赶他的骑兵。这正体现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答案:5. (1) 平素、一向 (2) ⑤ (3) 才 (4) 这 6. D 解析:例句中的“之”是代词,代指李广。A.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 动词,到,往;C. 助词,的;D. 代词,代指“失道者”。 7.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8. (1) 李广几次亲自请求随行,天子认为(他)已年老,没有答应。 (2)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9. 用善骑射,杀首虏多 10. 对比(或:用典 对自己备受猜忌、屡遭贬谪的不满(或:被小人算计的愁闷或气愤) 自嘲 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恨) 11. 示例一:我认为 A 句最合适。理由:李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武艺高强,战功赫赫,且在战场上,智勇双全,冷静逃脱敌人的抓捕。可见他是一位真将军。 示例二:我认为 B 句最合适。理由:李广重伤被捕时,没有屈服投降,而是假死,伺机逃脱。匈奴的追捕者用几百骑兵来追捕他,他一边骑马一边射杀追赶他的骑兵。这正体现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乙参考译文] 李广将军,是陇西成纪人。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孝文帝十四年,匈奴人大肆举兵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术和射箭,斩杀众多俘虏,(所以)担任了汉朝的中郎。 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派大军埋伏在马邑两旁的山谷中,李广任骁骑将军,从属护军将军。这时单于发觉了汉军的计谋,逃跑了,汉军都没有战功。这以后的四年,李广以卫尉的身份担任了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生擒了李广。单于向来听说李广很有才能,下令说:“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李广当时受伤害病,(匈奴骑兵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用绳结成网,把李广装在里面。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飞驰几十里,重又找到他的残余军队,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追捕的骑兵有几百名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得以逃脱。 两年以后,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征匈奴,李广几次亲自请求随行,天子认为(他)已年老,没有答应;好久才准许他前去,任命他为前将军。这一年,是元狩四年。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