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48页解析答案
6. 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艺术再现。下图《会师歌》歌颂的是 (
C
)
A.遵义会议召开
B.红军到达吴起镇
C.长征胜利结束
D.红军四渡赤水河
答案:C
7.(2024·苏州段考)1936 年春,在法国某杂志上连载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以被俘军医“廉臣”的口吻,描述了中央红军历时 8 个月、途经 6 省的经历,是最早向世人介绍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和红军领袖的纪实作品。这部著作 (
C
)
A.反映了法国人对中国革命的认可
B.记述了中央红军守卫根据地的壮举
C.为研究红军长征保存了珍贵史料
D.全面反映了北伐战争艰难行军历程
答案:C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中红军行军的三个阶段。
| | 我们仿佛总是沿着一条用铅笔在纸上画好的路线,朝着一个方向直线前进。……结果,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到处都遇着敌人迎击……我们变成了毫无主动权……的对象。 |
| 第一阶段 | |
| 第二阶段 | 从进入贵州开始,到占领遵义城结束。 |
| 第三阶段 | 我们十分灵活机动,敌人很难摸清我们的行踪。敌人以为我们在西时,而我们偏偏在东面出现;敌人以为我们在东时,我们却已挥师西进。 |
——摘编自陈云《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1935 年 10 月 15 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红军行军的主要区别。结合第二阶段的史实,分析红军行军出现区别的原因。
材料二 “长征”不等同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实际上,红军远征路程远远超过二万五千里。当时,共有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等队伍进行了战略转移,起始的时间、地点各不相同,行程也有较大区别。各长征队伍的总行程约六万五千里,“二万五千里”只是中央红军的基本行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能否将“二万五千里长征”修改为“六万五千里长征”。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以“弘扬长征精神,从我做起”为主题,写几句话。(要求:史论结合,语句通顺,50 字以上)
答案:
(1) 区别:“第一阶段”红军行军被动挨打,“第三阶段”红军行军机动灵活,出奇制胜。原因: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后,周恩来、毛泽东等负责军事指挥。
(2) 能。理由: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等队伍长征的总行程约六万五千里,“二万五千里”只是中央红军的基本行程。
(3) 示例:红军长征过程中,一次次冲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为中学生,要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学习,踏上新征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