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江苏专版 第11页解析答案
1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
|——瓦德西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后,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侵略也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转变到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马关条约》规定的战争赔款高达23 000万两白银(其中包括赎辽费3 000万两),割让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把中国进一步推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条约内容完全由列强“自行商定”,清廷只可签字画押而不能讨价还价。……镇压人民的反抗。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违者皆斩”。地方官对于反帝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为了强化对清廷的军事控制,并便于对中国人民的直接镇压,还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也由各国派兵驻守。《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摘编自宋小庆《世纪之变 沧海桑田》
(1)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结合中国人民的反抗史实,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列强对中国侵略形式的变化及其表现。(4分)
(3)据材料三,概括“《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的理由。(6分)
(4)比较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其反映时代特征的变化之处。(4分)
答案:(1)主张:不直接控制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2分)原因: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反抗力量,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2分)(2)变化: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转变到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2分)表现:《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2分)(3)条约内容完全由列强“自行商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强化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6分)(4)侵华国家由一国到多国;侵华程度日益加深;清政府由抗争到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由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到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答出其中两点,4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