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3分)
16. 请参照示例,为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做朗读设计(指出重音和停连),并说明设计的理由。(3分)
【示例】句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济南的冬天》)
朗读设计:我想重读“特别”“小摇篮”,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之间稍停,语速较慢、语气轻柔。这样设计朗读能表现出济南温晴的特点,传达出温暖的情意。
17. 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8. 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9. 新趋势 关联教材 小文建议把这篇文章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你认为是否合适? 请联系单元导语(节选),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依据。(3分)
|单元导语(节选)|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用文学语言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情境,抒发了古往今来人们亲近自然的情怀和对生活的丰富感受。阅读这些课文,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妙,生活的醇美。|
夏天的气势是磅礴的,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16. 请参照示例,为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做朗读设计(指出重音和停连),并说明设计的理由。(3分)
【示例】句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济南的冬天》)
朗读设计:我想重读“特别”“小摇篮”,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之间稍停,语速较慢、语气轻柔。这样设计朗读能表现出济南温晴的特点,传达出温暖的情意。
示例:我想重读“挥”“弯”“流”“割”“打”等动词,在“你看”和两个“想着”后面稍停,连读两个“快割”和两个“快打”。这样设计朗读能吸引读者注意,突出夏天农民劳动的紧张、忙碌。
17. 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棉苗、高粱、瓜秧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旺盛的活力,表现出夏天蓬勃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 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夏天的农民是忙碌而辛劳的,他们既要忙于割麦、打麦,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夏天的旋律对于他们而言是紧张、急促的,所以说夏“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19. 新趋势 关联教材 小文建议把这篇文章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你认为是否合适? 请联系单元导语(节选),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依据。(3分)
|单元导语(节选)|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用文学语言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情境,抒发了古往今来人们亲近自然的情怀和对生活的丰富感受。阅读这些课文,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妙,生活的醇美。|
示例:合适。结合单元导语可知,第一单元的课文通过对大自然四季美景的描写,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本文通过对夏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符合第一单元主题。
答案:15. 夏天的气势是磅礴的,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16. 示例:我想重读“挥”“弯”“流”“割”“打”等动词,在“你看”和两个“想着”后面稍停,连读两个“快割”和两个“快打”。这样设计朗读能吸引读者注意,突出夏天农民劳动的紧张、忙碌。
17.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棉苗、高粱、瓜秧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旺盛的活力,表现出夏天蓬勃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 夏天的农民是忙碌而辛劳的,他们既要忙于割麦、打麦,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夏天的旋律对于他们而言是紧张、急促的,所以说夏“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19. 示例:合适。结合单元导语可知,第一单元的课文通过对大自然四季美景的描写,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本文通过对夏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符合第一单元主题。
16. 示例:我想重读“挥”“弯”“流”“割”“打”等动词,在“你看”和两个“想着”后面稍停,连读两个“快割”和两个“快打”。这样设计朗读能吸引读者注意,突出夏天农民劳动的紧张、忙碌。
17.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棉苗、高粱、瓜秧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旺盛的活力,表现出夏天蓬勃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 夏天的农民是忙碌而辛劳的,他们既要忙于割麦、打麦,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夏天的旋律对于他们而言是紧张、急促的,所以说夏“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19. 示例:合适。结合单元导语可知,第一单元的课文通过对大自然四季美景的描写,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本文通过对夏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符合第一单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