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冰水
D
)。A.澄清石灰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冰水
答案:【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对物质构成的理解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中的物质是否由一种分子构成。
A. 澄清石灰水:这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其中含有氢氧化钙分子和水分子,因此它包含多种分子,不符合题目要求。
B. 自来水:自来水中除了水分子外,还含有一些矿物质、微生物等,因此也不是由一种分子构成,不符合题目要求。
C. 矿泉水:矿泉水中同样除了水分子外,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分子,所以也不是由一种分子构成,不符合题目要求。
D. 冰水:冰水其实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混合,但无论是固态还是液态,其分子都是水分子,因此冰水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即水分子,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D
本题考察的是对物质构成的理解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中的物质是否由一种分子构成。
A. 澄清石灰水:这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其中含有氢氧化钙分子和水分子,因此它包含多种分子,不符合题目要求。
B. 自来水:自来水中除了水分子外,还含有一些矿物质、微生物等,因此也不是由一种分子构成,不符合题目要求。
C. 矿泉水:矿泉水中同样除了水分子外,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分子,所以也不是由一种分子构成,不符合题目要求。
D. 冰水:冰水其实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混合,但无论是固态还是液态,其分子都是水分子,因此冰水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即水分子,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D
7. 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 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观粒子(质子、中子及电子)总数为(
A.18
B.40
C.58
D.62
C
)。A.18
B.40
C.58
D.62
答案:解: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已知质子数为18,所以电子数=18。
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故中子数=18+4=22。
微观粒子总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8+22+18=58。
答案:C
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故中子数=18+4=22。
微观粒子总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8+22+18=58。
答案:C
8. 在装有氢气和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若二者刚好完全反应,则容器里所得的物质是由
一种分子
(选填“一种分子”“多种分子”“一种原子”或“多种原子”)构成的。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氢气和氧气反应后的产物及其构成。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这是一个基本的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H_2 + O_2\overset{点燃}=2H_2O$。由于题目中说明二者刚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后容器中只会存在水这一种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容器里所得的物质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答案】:一种分子
【答案】:一种分子
9. 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
一定
(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下同)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
改变,分子的数目不一定
改变。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化学变化中微观粒子变化的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于化学变化中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的种类也一定发生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会发生改变,这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而分子的数目在化学变化中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这取决于具体的化学反应。例如,在反应$C + O_{2}\overset{点燃}{=}CO_{2}$中,反应前是2个分子(1个碳原子可看作1个分子,加上1个氧分子),反应后是1个二氧化碳分子,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但在反应$H_{2} + Cl_{2}\overset{点燃}{=}2HCl$中,反应前后都是2个分子,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答案】:
一定;一定不;不一定。
本题考查对化学变化中微观粒子变化的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于化学变化中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的种类也一定发生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会发生改变,这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而分子的数目在化学变化中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这取决于具体的化学反应。例如,在反应$C + O_{2}\overset{点燃}{=}CO_{2}$中,反应前是2个分子(1个碳原子可看作1个分子,加上1个氧分子),反应后是1个二氧化碳分子,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但在反应$H_{2} + Cl_{2}\overset{点燃}{=}2HCl$中,反应前后都是2个分子,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答案】:
一定;一定不;不一定。
10. 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text{H}_2\text{O}_2$
(2)$\text{Fe}_2(\text{SO}_4)_3$
(3)$\text{CaCO}_3$
(4)$\text{NH}_4\text{HCO}_3$
(5)$\text{NO}_2$
(6)$\text{Cu}_2(\text{OH})_2\text{CO}_3$
(1)$\text{H}_2\text{O}_2$
34
。(2)$\text{Fe}_2(\text{SO}_4)_3$
400
。(3)$\text{CaCO}_3$
100
。(4)$\text{NH}_4\text{HCO}_3$
79
。(5)$\text{NO}_2$
46
。(6)$\text{Cu}_2(\text{OH})_2\text{CO}_3$
222
。答案:(1)解:H₂O₂的相对分子质量=1×2 + 16×2=34
(2)解:Fe₂(SO₄)₃的相对分子质量=56×2 + (32 + 16×4)×3=400
(3)解:CaCO₃的相对分子质量=40 + 12 + 16×3=100
(4)解:NH₄HCO₃的相对分子质量=14 + 1×5 + 12 + 16×3=79
(5)解:NO₂的相对分子质量=14 + 16×2=46
(6)解:Cu₂(OH)₂CO₃的相对分子质量=64×2 + (16 + 1)×2 + 12 + 16×3=222
(2)解:Fe₂(SO₄)₃的相对分子质量=56×2 + (32 + 16×4)×3=400
(3)解:CaCO₃的相对分子质量=40 + 12 + 16×3=100
(4)解:NH₄HCO₃的相对分子质量=14 + 1×5 + 12 + 16×3=79
(5)解:NO₂的相对分子质量=14 + 16×2=46
(6)解:Cu₂(OH)₂CO₃的相对分子质量=64×2 + (16 + 1)×2 + 12 + 16×3=222
11. 1803 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构成。1811 年,阿伏伽德罗引入了“分子”的概念,从而形成了原子-分子论,成为近代化学的重要基础。
(1)下列物质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
A. $\text{C}_{60}$
B. $\text{H}_2$
C. $\text{SO}_2$
D. $\text{He}$
(2)你同意加下划线部分的观点吗?
(3)从原子论到原子-分子论,你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何感想?
(1)下列物质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
C
(填字母)。A. $\text{C}_{60}$
B. $\text{H}_2$
C. $\text{SO}_2$
D. $\text{He}$
(2)你同意加下划线部分的观点吗?
不同意
,理由:有些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text{O}_2$、$\text{N}_2$等;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如$\text{O}_2$就是由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
。(3)从原子论到原子-分子论,你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何感想?
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保持开放和严谨的态度
。答案:【解析】:
(1)道尔顿提出的“复杂原子”实际上是指化合物,即由不同种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构成的物质。分析选项:A选项$\text{C}_{60}$是由同种原子(碳原子)构成的分子,不符合“复杂原子”的定义;B选项$\text{H}_2$是由同种原子(氢原子)构成的分子,也不符合“复杂原子”的定义;C选项$\text{SO}_2$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符合“复杂原子”的定义;D选项$\text{He}$是稀有气体元素,其原子直接构成物质,不符合“复杂原子”的定义。
(2)对于加下划线部分“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的观点,根据现代化学知识,我们知道有些单质确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但是,也有很多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氮气等。此外,同种原子之间是可以结合的,如氧气分子就是由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
(3)从原子论到原子-分子论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理论是随着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完善的。这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的观点和理论,同时也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对新的观点和理论进行深入的验证和探讨。
【答案】:
(1)C
(2)不同意;有些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text{O}_2$、$\text{N}_2$等;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如$\text{O}_2$就是由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
(3)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保持开放和严谨的态度。
(1)道尔顿提出的“复杂原子”实际上是指化合物,即由不同种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构成的物质。分析选项:A选项$\text{C}_{60}$是由同种原子(碳原子)构成的分子,不符合“复杂原子”的定义;B选项$\text{H}_2$是由同种原子(氢原子)构成的分子,也不符合“复杂原子”的定义;C选项$\text{SO}_2$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符合“复杂原子”的定义;D选项$\text{He}$是稀有气体元素,其原子直接构成物质,不符合“复杂原子”的定义。
(2)对于加下划线部分“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的观点,根据现代化学知识,我们知道有些单质确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但是,也有很多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氮气等。此外,同种原子之间是可以结合的,如氧气分子就是由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
(3)从原子论到原子-分子论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理论是随着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完善的。这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的观点和理论,同时也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对新的观点和理论进行深入的验证和探讨。
【答案】:
(1)C
(2)不同意;有些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text{O}_2$、$\text{N}_2$等;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如$\text{O}_2$就是由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
(3)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保持开放和严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