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符号能代表某物质的化学式的是(
A.2O
$B.O^2⁻$
C.O
$D.O_2$
D
)。A.2O
$B.O^2⁻$
C.O
$D.O_2$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和理解。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种类,而数字则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我们需要根据这个原则,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选项中的"2O",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它表示的是两个氧原子,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中的"$O^2⁻$",它表示的是一个氧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这同样不是一个物质的化学式,而是一个离子的表示方法。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中的"O",它单独表示一个氧原子,也不代表一个具体的物质。在化学中,我们通常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而不是具体的物质。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中的"$O_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它表示的是氧气这种物质,由两个氧原子组成一个氧分子,多个氧分子构成氧气。这是一个具体的物质的化学式,符合题目的要求。因此,D选项正确。
【答案】:D
A选项中的"2O",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它表示的是两个氧原子,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中的"$O^2⁻$",它表示的是一个氧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这同样不是一个物质的化学式,而是一个离子的表示方法。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中的"O",它单独表示一个氧原子,也不代表一个具体的物质。在化学中,我们通常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而不是具体的物质。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中的"$O_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它表示的是氧气这种物质,由两个氧原子组成一个氧分子,多个氧分子构成氧气。这是一个具体的物质的化学式,符合题目的要求。因此,D选项正确。
【答案】:D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团的化合价可能为正价或负价
B.一些元素有多个化合价
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D.非金属元素总是显负价
D
)。A.原子团的化合价可能为正价或负价
B.一些元素有多个化合价
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D.非金属元素总是显负价
答案:【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对化合价的理解。
A选项:原子团是带电的粒子,它可以是带正电或带负电的,因此其化合价可能为正价或负价。这是正确的。
B选项:许多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例如,铁元素可以有+2价和+3价。这也是正确的。
C选项:在单质中,元素与其他原子共享电子的方式是相同的,因此没有电子的偏移,即化合价为0。这是正确的。
D选项:非金属元素并不总是显负价。例如,在二氧化碳中,碳是非金属元素,但它显示的是+4价。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D
本题考察的是对化合价的理解。
A选项:原子团是带电的粒子,它可以是带正电或带负电的,因此其化合价可能为正价或负价。这是正确的。
B选项:许多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例如,铁元素可以有+2价和+3价。这也是正确的。
C选项:在单质中,元素与其他原子共享电子的方式是相同的,因此没有电子的偏移,即化合价为0。这是正确的。
D选项:非金属元素并不总是显负价。例如,在二氧化碳中,碳是非金属元素,但它显示的是+4价。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D
$3. NiFe_2O_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 CO_2$转化为$ O_2。$已知$ NiFe_2O_4$中 Fe 为+3 价,则 Ni 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B
)。A.+1
B.+2
C.+3
D.+4
答案:解:设Ni的化合价为x。
在$NiFe_2O_4$中,Fe为+3价,O为-2价。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 + 2×(+3) + 4×(-2) = 0$
$x + 6 - 8 = 0$
$x - 2 = 0$
$x = +2$
答案:B
在$NiFe_2O_4$中,Fe为+3价,O为-2价。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 + 2×(+3) + 4×(-2) = 0$
$x + 6 - 8 = 0$
$x - 2 = 0$
$x = +2$
答案:B
4.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 NaCO_3$
B.硫酸$ H_2SO_4$
C.氧化铁$ O_3Fe_2$
D.氢氧化钾$ K(OH)_2$
B
)。A.碳酸钠$ NaCO_3$
B.硫酸$ H_2SO_4$
C.氧化铁$ O_3Fe_2$
D.氢氧化钾$ K(OH)_2$
答案:【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对常见化学物质化学式的读写能力。我们需要根据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来判断每个选项的正确性。
A选项:碳酸钠的化学式应为$Na_2CO_3$,而不是$NaCO_3$。因为碳酸根$CO_3$的化合价为-2,而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需要两个钠离子来平衡一个碳酸根离子的化合价。故此选项错误。
B选项:硫酸的化学式是$H_2SO_4$,这个化学式正确地表示了硫酸的组成,即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故此选项正确。
C选项:氧化铁的化学式应为$Fe_2O_3$,而不是$O_3Fe_2$。在化学式中,通常金属元素写在前面,非金属元素写在后面。此外,即使从氧化的角度考虑,也不应将氧写在前面。故此选项错误。
D选项:氢氧化钾的化学式应为$KOH$,而不是$K(OH)_2$。氢氧化钾由一个钾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组成,化学式中不应出现括号和下标2。故此选项错误。
【答案】:B
本题考察的是对常见化学物质化学式的读写能力。我们需要根据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来判断每个选项的正确性。
A选项:碳酸钠的化学式应为$Na_2CO_3$,而不是$NaCO_3$。因为碳酸根$CO_3$的化合价为-2,而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需要两个钠离子来平衡一个碳酸根离子的化合价。故此选项错误。
B选项:硫酸的化学式是$H_2SO_4$,这个化学式正确地表示了硫酸的组成,即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故此选项正确。
C选项:氧化铁的化学式应为$Fe_2O_3$,而不是$O_3Fe_2$。在化学式中,通常金属元素写在前面,非金属元素写在后面。此外,即使从氧化的角度考虑,也不应将氧写在前面。故此选项错误。
D选项:氢氧化钾的化学式应为$KOH$,而不是$K(OH)_2$。氢氧化钾由一个钾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组成,化学式中不应出现括号和下标2。故此选项错误。
【答案】:B
5. 当硝酸铵$(NH_4NO_3)$和尿素$[CO(NH_2)_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同时,硝酸铵和尿素的质量比为(
A.1∶1
B.2∶3
C.4∶3
D.8∶3
C
)。A.1∶1
B.2∶3
C.4∶3
D.8∶3
答案:解:设硝酸铵和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均为m。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14×2}{14×2+1×4+16×3}×100\%=\frac{28}{80}×100\%=35\%$。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14×2}{12+16+(14+1×2)×2}×100\%=\frac{28}{60}×100\%\approx46.67\%$。
硝酸铵的质量:$\frac{m}{35\%}=\frac{m}{\frac{28}{80}}=\frac{80m}{28}$。
尿素的质量:$\frac{m}{\frac{28}{60}}=\frac{60m}{28}$。
硝酸铵和尿素的质量比:$\frac{80m}{28}:\frac{60m}{28}=80:60=4:3$。
答案:C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14×2}{14×2+1×4+16×3}×100\%=\frac{28}{80}×100\%=35\%$。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14×2}{12+16+(14+1×2)×2}×100\%=\frac{28}{60}×100\%\approx46.67\%$。
硝酸铵的质量:$\frac{m}{35\%}=\frac{m}{\frac{28}{80}}=\frac{80m}{28}$。
尿素的质量:$\frac{m}{\frac{28}{60}}=\frac{60m}{28}$。
硝酸铵和尿素的质量比:$\frac{80m}{28}:\frac{60m}{28}=80:60=4:3$。
答案:C
6. 铜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
$Cu^{2 +}$
,它与氯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Cl_{2}$
,它与硫酸根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SO_{4}$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包括离子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
首先,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铜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符号可表示为$Cu^{2 +}$。
其次,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时,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将正、负化合价的数值交叉到相应符号的右下角,但要注意原子团看作一体,含约数的一般要约分。铜元素显+ 2价,氯元素显- 1价,因此铜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Cl_{2}$。
最后,铜元素显+ 2价,硫酸根显- 2价,因此铜离子与硫酸根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SO_{4}$。
【答案】:
$Cu^{2 +}$;$CuCl_{2}$;$CuSO_{4}$。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包括离子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
首先,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铜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符号可表示为$Cu^{2 +}$。
其次,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时,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将正、负化合价的数值交叉到相应符号的右下角,但要注意原子团看作一体,含约数的一般要约分。铜元素显+ 2价,氯元素显- 1价,因此铜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Cl_{2}$。
最后,铜元素显+ 2价,硫酸根显- 2价,因此铜离子与硫酸根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SO_{4}$。
【答案】:
$Cu^{2 +}$;$CuCl_{2}$;$CuSO_{4}$。
7. 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于牙齿和骨骼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_1₀(PO_4)_6(OH)_2]$的形式存在。右图是小乐同学收集的某纯牛奶的包装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羟基磷酸钙所含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3)羟基磷酸钙分子中磷、氧、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4)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若人体每天需要0.6g钙,假设某人某天需要的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这个人这天喝了多少盒这种纯牛奶?(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解:人体每天需要来自牛奶的钙的质量为$0.6g×90\% = 0.54g$。
每盒牛奶中钙的质量为$250mL÷100mL×0.11g = 0.275g$。
则需要牛奶的盒数为$0.54g÷0.275g\approx2$盒。
答:这个人这天喝了2盒这种纯牛奶。

(1)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4
。(2)羟基磷酸钙所含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氢
(写元素名称)。(3)羟基磷酸钙分子中磷、氧、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3:13:1
(最简整数比)。(4)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9.8%
(保留至0.1%)。(5)若人体每天需要0.6g钙,假设某人某天需要的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这个人这天喝了多少盒这种纯牛奶?(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解:人体每天需要来自牛奶的钙的质量为$0.6g×90\% = 0.54g$。
每盒牛奶中钙的质量为$250mL÷100mL×0.11g = 0.275g$。
则需要牛奶的盒数为$0.54g÷0.275g\approx2$盒。
答:这个人这天喝了2盒这种纯牛奶。
答案:【解析】:
(1)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是将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后相加。$C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P$为31,$O$为16,$H$为1。所以$[Ca_10(PO_4)_6(OH)_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0+(31 + 16×4)×6+(1 + 16)×2 = 1004$。
(2)计算各元素质量比,$Ca$、$P$、$O$、$H$的质量比为$(40×10):(31×6):(16×(4×6 + 2)):(1×2)=400:186:416:2$,可以看出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3)从化学式$[Ca_10(PO_4)_6(OH)_2]$可知,磷原子个数为6,氧原子个数为$4×6 + 2 = 26$,氢原子个数为2,所以个数比为$6:26:2 = 3:13:1$。
(4)钙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40×10}{1004}×100\%\approx39.8\%$。
(5)先算出来自牛奶的钙的质量为$0.6g×90\% = 0.54g$,每盒牛奶中钙的质量为$250mL÷100mL×0.11g = 0.275g$,则需要牛奶的盒数为$0.54g÷0.275g\approx2$盒。
【答案】:
(1)1004
(2)氢
(3)$3:13:1$
(4)$39.8\%$
(5)解:人体每天需要来自牛奶的钙的质量为$0.6g×90\% = 0.54g$。
每盒牛奶中钙的质量为$250mL÷100mL×0.11g = 0.275g$。
则需要牛奶的盒数为$0.54g÷0.275g\approx2$盒。
答:这个人这天喝了2盒这种纯牛奶。
(1)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是将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后相加。$C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P$为31,$O$为16,$H$为1。所以$[Ca_10(PO_4)_6(OH)_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0+(31 + 16×4)×6+(1 + 16)×2 = 1004$。
(2)计算各元素质量比,$Ca$、$P$、$O$、$H$的质量比为$(40×10):(31×6):(16×(4×6 + 2)):(1×2)=400:186:416:2$,可以看出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3)从化学式$[Ca_10(PO_4)_6(OH)_2]$可知,磷原子个数为6,氧原子个数为$4×6 + 2 = 26$,氢原子个数为2,所以个数比为$6:26:2 = 3:13:1$。
(4)钙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40×10}{1004}×100\%\approx39.8\%$。
(5)先算出来自牛奶的钙的质量为$0.6g×90\% = 0.54g$,每盒牛奶中钙的质量为$250mL÷100mL×0.11g = 0.275g$,则需要牛奶的盒数为$0.54g÷0.275g\approx2$盒。
【答案】:
(1)1004
(2)氢
(3)$3:13:1$
(4)$39.8\%$
(5)解:人体每天需要来自牛奶的钙的质量为$0.6g×90\% = 0.54g$。
每盒牛奶中钙的质量为$250mL÷100mL×0.11g = 0.275g$。
则需要牛奶的盒数为$0.54g÷0.275g\approx2$盒。
答:这个人这天喝了2盒这种纯牛奶。